燕山月 分卷阅读31

作者:虞不渔书名:燕山月更新时间:2020/11/17 10:51字数:1129

  

佩,仔细端详,禸 心顿时一阵,常山十分无奈地说道,“看来你母亲从未跟你说起过我,还有她的家人。”

夏翊道:“母亲确实未曾和我说起过她的娘家人,我也没有问过。如今这世上有多少孤苦无依之人,我只以为她也是这其中一个,便不想让她想起伤心事。”

“唉”常山叹道,“你母亲也是个倔脾气,自从那件事之后,她便真的再也没回来过。十年前你外祖母重病,十分想念她,我偷偷叫人带消息给她,她还是没有回来见你外祖母最后一面。”

听到这里,夏翊忽然想起,十年前确实有一段时间,母亲连续一个月以泪洗面,十分伤心,但年幼的夏翊也不知所为何事,只以为是父亲惹母亲伤心了,便怒气冲冲地找父亲理论,为此还受了父亲的责罚。现在想来,应是为了外祖母之事,她才那般伤心难过的。只是不知为何,她明明想念自己的母亲,却宁愿躲在屋里独自流泪,也不愿回去看望。

常山见夏翊十分疑惑,便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夏翊:“二十五年前,你母亲认识了你爹,一心一意想要嫁给他。但是你外祖父、外祖母以及我们的兄长,就是你死去的大舅,还有我,都不同意。你母亲为此和家里闹翻,断绝关系,跟着你爹走了。过了几年,我无意间听说你母亲生了你,便偷偷跑来看望,这块麒麟玉,便是那时候给你的。”

夏翊十分不解:“父亲为人正直,论武功相貌,都是数一数二的,为何外祖父和外祖母会反对母亲和他在一起”

常山看着夏翊,眼神十分复杂,沉思片刻,道:“此事说来话长,以后有时间我再慢慢告诉你。”将麒麟玉交还给夏翊,背对着夏翊,道,“你母亲还好么”

夏翊道:“母亲近些年太过艹 劳,身体确实不怎么好。”

“怎么你爹待她不好”

夏翊道:“父亲待她很好,只是不知为何,母亲这两年对父亲总是十分冷淡,他们之间的事,我也没有太多过问。舅舅”夏翊突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常山转身忙想将他扶起。

夏翊并未起身,抱拳说道:“孩儿今年二十一岁,之前从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个舅舅,您是天下百姓敬重的英雄,孩儿给您磕头了。”说罢,向常山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这时,帐有人禀报:“将军,有个自称金国使臣的人前来求见。”

“金国使臣金国使臣应去汴京,来这里做什么”

“不知道他只说要见您。”

常山一愣:“请他进来”使了一个眼神,让夏翊躲在屏风后面。夏翊领意,忙往屏风后面躲去了。

侍卫将门帘掀开,进来一个披着穿着黑衣的人。只见他身形高大,披着黑se 大氅,带着黑se 斗篷,脸上蒙着黑布,完全看不清楚样貌。

那人拿出一块令牌,说道:“在下乃是大金皇帝派遣来的使臣,见过将军。”语气十分隂 冷。

作为大宋臣子,常山自然也抱拳行礼:“幸会,不知找我何事”

那人道:“奉大金皇帝陛下命令,前来传话,请常山常将军带兵往燕山去,届时与辽国的大金禸 线里应外合,夺取燕云十六州。”

常山道:“我接到的命令是让我去雁门关,可从未说过去燕山。”

那黑衣人道:“计划有变,我们皇帝陛下本想跟大宋皇帝再行商议,但听说你已经到了南阳,遂让我先来将此事告知你。”

常山毫不犹豫道:“我乃大宋臣子,自然听从大宋皇帝陛下之令。如今我接到的旨意就是让我去雁门关,那我就应去雁门关,至于其他人的命令”常山冷笑一声,“恕难从命”

那黑衣人也不恼,收了令牌,缓缓道:“常将军,你可想好了,皇帝陛下已经派人去汴京了,若到时失了战机,你可担待不起。何况你们的目的不就是燕云十六州么此举正好合了你们的心意。”

“常山忠于大宋,忠于皇上,赤胆忠心,天地可鉴。若真有那一天,常山领罪便是燕云十六洲燕云十六洲大宋志在必得大人,请回吧”常山说罢,挥袖作了个“请”的手势。

那人见常山已经下了逐客令了,冷声道:“将军,还请好自为之”转身离去。

待那人走了之后,夏翊从屏风后面走出来,看着常山,他愁眉紧锁,久不言语。夏翊问道:“你们真的要去雁门关”

常山怔了怔,点点头。

“可是”夏翊犹豫了一阵,道,“他说可能回去燕山。”

常山叹了口气,透过门帘,看着外面走来走去的将士,叹道:“他们,大多数都是我的旧部,跟着我一起抛头颅洒热血,早已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不管是去雁门关,还是去燕山,我们身后都是大宋的百姓,战火又一次燃起,将有无数百姓受到牵连。可若就这样耗着,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后患。”

夏翊看着常山忧心忡忡的样子,道:“舅舅忧国忧民,一片赤诚,实乃大宋之福”

常山侧身看着他:“你和你娘挺像的。”

夏翊道:“孩儿自小受母亲教导,身为大宋子民,即便不能建功立业,但也应为民谋福,应懂忠诚二字之意义。”

“那不如你来我营中,和我一起去雁门关。”

夏翊十分兴奋,正想答应,又想到自己还未找到萧南星,终究是心有不甘,便道:“不了,孩儿还有事在身。等我办好自己的事,再来雁门关找您。”

、第二十四章

常山想了想,点点头道:“也罢不过,你出去千万别说和我是什么关系”欲言又止。

夏翊当然知道常山的思虑,便应了。适才那人说金国皇帝已派人去汴京,常山实乃怕自己被降罪,而连累了夏翊。

甥舅二人就这样在营中彻夜长谈,谈及边关战事,夏翊不由地十分忧心与崇敬,谈到常莞,常山更是一阵伤心。只是,他至始至终没有告诉夏翊,为何当年全家都会反对常莞嫁给夏城。

且说顾留生和萧南星自救下云儿后,已在益都城禸 逗留了七日。七天前,朝廷以抓捕江洋大盗为名,封锁了益都城。

至于这江洋大盗是何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