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太宰 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训

作者:青山铁杉书名:大晋太宰更新时间:2021/02/16 05:44字数:1050

  

“太容易得到不被珍惜,哪怕是盐水,也不能让百姓这么容易得到。 ”司马季暗自谋划,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在计划当,包括打架、哄抢等等。真正的敛财应该在第二天进行,因为总要有人现身说法对不对

不第二天见效,怎么能说是灵丹妙药呢,应该入口即化,至少司马季看仙侠小说当都是这么写的,龙虎山的天师道是最接近的存在,这么艹 作合情合理,在过于尊重常识反而不美,老百姓信这一套。

于是在第二天的蓟城郊外的法坛周围,昨日参与打架哄抢的晋卫,都一副赤诚的表情恭恭敬敬的等着道士发话,然后又加入到了哄抢当,嘴里面嚷嚷着一些家里的老幼还需要灵丹妙药,用来躲避隂 邪等等之类的话,又是一阵鸡飞狗跳。

这一幕无非是证明,此药有效,而是是灵丹妙药,为了家人的健康还犹豫什么,赶紧加入到哄抢当才是正理,而幽州的军士终于看不下去了,强行让乱哄哄的场面停止,并且让道士留出来一份让自己拿回去,看看有没有效果。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但是这一个开始,已经让司马季知道效果,暗叹好像有谁说过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似乎他今天才稍稍的接近了这个道理,说的一点不错。

接下来的几天当,燕王府汇聚财富的速度可以用恐怖来形容,甚至远远超过征税的速度,怪不得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几乎在国全面开花,累积的财富连皇帝都要动心,对大字不识一个的百姓而言,宗教的力量实在是太恐怖了。

司马季不但利用了天师道,而且还真的亲自下令杀人制造恐慌,有以后世的行销手段做事,几乎把所有割韭菜的要素都集齐了,结果造成了这样一番恐怖的效果。

“真是倾家荡产的香火钱啊,道教都这样,佛教不是更恐怖”司马季冷着脸感叹,这种事他自己做的话当然轻松愉快,可要是被人做的话,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才几天功夫封国十万户百姓才来了多少要是羊群心理被带起来了,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他都不敢去想,关键还是百姓给香火钱并非是被强迫,这样一想更加恐怖。

这可他当初免除徭役更加恐怖,徭役很多身体强力壮的人还是有信心度过去的,而瘟疫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灾祸是对着全体,有家有业的人尤其不想病痛发生在自己身边。造成的恐惧可徭役大得多。

“一天五百多万钱,本王还是头一次觉得幽州还是很富庶的,谁说这里是苦寒之地了的”感叹一番,司马季放过了这件事不再关心。

可是他这里放过了,民间的风波仍然在持续发酵,有条件的人已经等不及龙虎山天师道去他们那里做法,而是直接来到了蓟城。

有条件来到蓟城的人,都距离赤贫阶层很远,事实因为相对的地广人稀,幽州也没有什么吃了顿没下顿的人存在,活下去是丝毫没有问题的。毕竟燕王对贫富差距很重视,也不愿意封国出现太富有的人,所以明里暗里都在找商人的麻烦。

当然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想有巨富商人和燕王府抢饭吃,谁让封国之禸 的产业几乎都是燕王开的呢,教科书曾经告诉司马季,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的一个特征是垄断,他一个五好青年,哪怕背离教科书的教导,一直都在采取措施,在自己的封国完成这种垄断。

不是说帝国主义是列强么,司马季感觉对原军镇自己是弱小的一方,必须要尽可能的多多靠近帝国主义列强,以便在以后的斗争当占据风。

接连几天,汇聚的财富都一天高过一天,连燕王自己都大吃一惊,他本来以为最多也是将亏空填补一些来个心理安慰,而现在的增长速度几乎把整个亏空都抹平了。

当然这是好事,毕竟乱世要开始了,从俬 心来讲,乱世之,跟着主公厮杀,人人都将脑袋系在腰带,也无非想有个更好的前程。水涨船高,主公越来越厉害,那么部下们自然而然的都会加官进爵,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有了钱的司马季可以拉出更大的队伍,虽说粮食钱更加重要,可钱也是必不可少的激励因素不是么,所以他不能有心理负担,这都是为了以后保护幽州,现在百姓花的小钱,以后可以用保命的方式还回去,封国百姓不会吃亏,乱世当命最重要。命都没了,要钱有什么用

“太子还是没有过来问安么”洛阳皇宮当,贾南风直勾勾的看着董猛,尽量放下咄咄逼人的口气,可董猛还是大气也不敢出一声,轻声道,“是的皇后,太子躲在东宮不出来,奴婢也没有办法,那可是东宮啊”

“东宮现在都天子的宮殿还要厉害了”贾南风嘴角挂起来一丝冷笑,幽幽地道,“我大晋以孝治天下,太子不出东宮,竟然连自己的父亲也不见,这样下去怎么能登帝位等到他登基了,还有我和天子的活路么”

扶南使团已经走了,现在贾南风不用在顾忌大晋的脸面,楞要做出一副母仪天下的样子,一直以来要废太子的心思,这一次不会被任何事所打扰。

“是啊,太子这样怎么行呢身为太子应该是天下人的表率,连自己的父亲都不见,岂不是无君无父之人”同样在贾南风身边的贾谧出言道,“此事要是传扬出去,相信算是朝大臣,也绝对不会说一个不字。”

贾南风默然的点头,很明显是同意贾谧的看法,目光落在董猛的身,只说了一句话,“我大晋以孝治天下,你只需要把这句话告诉太子即可,天子可是很想念他。”

晋朝的孝道问题几乎可以说是祖训,如果太子还不过来拜见天子,那贾南风会召集朝臣正式废了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