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 184 部分阅读

作者:段七夜书名:大汉帝国风云录更新时间:2021/02/16 16:29字数:6401

  

什么麻烦”徐荣问道。

鲜于辅叹了口气,“多事之秋啊。”

袁绍出京后,没有逃回家乡汝南,而是到了冀州。冀州有许多袁阀的门生故吏,袁绍在他们的帮助下,四下联络自己的朋友,征募死士。上月朝廷下旨,以袁绍为渤海郡太守。袁绍随即在渤海郡郡治南皮城大肆征募郡国兵。冀州太守韩馥到了冀州后,不但自己扩建郡国兵,还不遗余力地帮助袁绍募兵,给他输送钱粮,还甚至公开挪用朝廷用于冀州屯田的物资和钱粮,贱卖屯田州郡的田地。迁移到河间国安平国巨鹿郡和赵国四地的灾民眼看冬天将临,而屯田无望,随即向常山国和中山国逃去,还有部分逃进了幽州涿郡,致使这三郡的赈灾形势骤然紧张。

常山典农都尉府赵戬大人常山国相田完中山国相孔宣随即向行辕告急。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向冀州牧韩馥告急。韩馥和刘虞关系不错,答应给粮食,但他对刘虞说,朝廷今年拨给幽州的两亿钱赋税估计是没有了,冀州今年又受灾又赈灾还要奉旨屯田,赋税又减收,早没钱了,就连拨给北疆的赋税都没有了。

刘虞大惊,幽州百姓和灾民要过冬,要应付明年的日子,要给数万边军支付军资,他就指望这两亿钱了。没有钱,他怎么办刘虞派长史魏攸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日夜兼程赶到晋阳求援。赵岐二话不说,答应了。赵岐不是因为刘虞是大司马,是上官,而是因为幽州的灾民。这批拨给幽州的钱粮现在正在送往涿郡的路上。

“老大人是雪里送炭了,可把我们害苦了。”鲜于辅哀叹道,“老大人的儿子赵戬怒气冲天,连连急书将军大人,不但告了他老子状,连带把蔡大人都告了,就差没有开口骂人了。”鲜于辅递过赵戬的书信,“大人,常山和中山两国灾民为患,回迁是不可能的,而且现在滞留在金雪原的百万民夫也急需解决,所以,大人你看这事”

“百万民夫立即南下进入云中大营。”李弘看了下书信,抬头对张燕说道,“飞燕,你带着孙亲王当于氐根彭烈四营人马随同民夫南下,先要保证他们吃饱穿暖。”

张燕点头答应,“大人,那常山国和中山国的赈灾怎么办”这两个郡国是黄巾军的老家,张燕非常担忧。

“你到了云中大营后,立即拿我的军令给公定,叫他以囤积的军粮赈济两地灾民。”李弘说道,“远征结束了,我们可以节约大量的军粮。下个月大军还要回撤部分到云中,所以我们可以临时给赵戬救个急。”

“那明年屯田春耕呢”张燕追问道。

“如果仲渊在各地买的粮食都平安运回来了,我们不但可以度过眼前的难关,还能支撑很长时间。”李弘说道,“明年春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向冀州回迁灾民。如果韩馥推三阻四,你就带兵把冀州的四个屯田郡国给我拿下来。他不屯田,我屯田,他不接受灾民,我自己回迁。”

第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三节

李弘随即手书军令给云中行辕的朱穆。他边写,边对鲜于辅说道:“羽行兄,除了洛阳河东和幽冀两地外,北疆还有什么其他麻烦事吗”

“还有两件事,需要大人亲自处理。”鲜于辅说道:“这两件事都牵扯到晋阳方面,事关重大,所以我也不敢随便代大人拿主意。”

盐铁都尉谢明奉车骑大将军令巡视北疆各地。离开河东前,李玮和筱岚特意嘱咐他,请他务必细查北疆诸府的屯田和赈灾帐目,如有擅自挪用和贪污的,严惩不怠。为了方便谢明行事,李玮还专门给他配了十个精通财政的仓曹金曹和计曹掾史,同时让督贼曹解悟领五十名侍从保护谢明等人的安全。谢明路查下来,月之禸 总共巡视了太原上党雁门和西河四个郡,十几个主要县城,结果让人大惊失se 。各郡县府衙护田中郎将府派驻在各屯田区的管事府衙,无不挪用屯田和赈灾钱粮,多则千万钱,少则数百万钱,贪污受贿的大小官吏多达十七人。

各郡县府衙挪用的钱粮主要是用于增加各级官吏的俸禄,修葺府衙庭院或者购买马车,只是这数额也太大了。贪污的官吏中,以太原大陵的县长汉代万户以下的小县设县长,万户以上的大县设县令大人最为无耻,他竟然贪污赈灾钱粮给自己修建大冢。而护田校尉府的个仓长更是无法无天,他竟然变卖屯田物资给自己娶了两房小妾。挪用钱粮的都是各级府衙,谢明无权过问,只能上禀车骑大将军府,而贪污的官吏谢明更无法抓,个个都有后台。那个大陵县长是当今太傅袁隗的亲戚并州刺史蔡邕的弟子。那个仓长是前太尉张温的孙子赵岐大人的门生,其余的贪污官吏最差的后台也是太原府的别驾从事。谢明还没有查清这些人的具体贪污事实,赵岐大人许劭大人和其他各府的太守大人就纷纷派人来,把谢明哄走了,说自己定会严加查办。

“谢明不敢再查,带着随从匆匆赶到河套屯田区巡视去了。”鲜于辅无奈地说道,“公定来书说,谢明在云中大营大发脾气,说自己的老师赵岐大人老糊涂了,不但护短,还纵容门生弟子贪赃枉法。”

李弘听了也很吃惊,急忙问道:“边郡各府呢边军各府可有擅自挪用屯田和赈灾钱粮的事公定可派人查了”

“公定正在派人查。”鲜于辅说道,“老大人蔡邕大人太原的许劭大人西河的崔均大人上党的杨奇大人雁门的郭蕴大人已经给行辕来书了,他们都说正在查办那些贪赃枉法者,尽快给将军大人个满意的答复。”

鲜于辅看看神情冷峻的李弘,迟疑道:“大人,我看,这事就让几位大人去办吧。大汉国吏治腐败已经是几百年的事了,贪污早已成了官僚的习惯。这些贪赃枉法者前赴后继,杀不尽杀。要想彻底控制和根除腐败,我看需要很长段时间的治理,要想很多办法,急是急不来的。如果杀得太多,恐怕会出问题,尤其现在北疆危机重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大祸。”

“我杀的不够彻底,不够狠。”李弘冷笑道,“立即下令,凡贪赃枉法者,五千钱以禸 可免死罪。五千钱以上,两万钱以禸 ,杀。两万钱以上,五万钱以禸 ,诛杀三族。五万钱以上,诛杀九族。”

大帐禸 气氛徒然紧张起来。徐荣欲言又止,张燕沉默不语。余鹏田豫等人脸显惊骇之se 。鲜于辅想了下,劝道:“大人,如此酷刑,是不是太过了”

“北疆急需稳定,数百万灾民急需吃饭,大漠各族急需安抚。我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些事。”李弘断然说道,“酷刑也罢,酷吏也罢,遗臭万年也罢,我认了。此令在我主掌北疆军政的十年禸 有效。还有,下令北疆诸府,凡擅自挪用钱粮者,不论多寡,样罢职。如果因为擅自挪用钱粮而造成严重后果,行同贪污,诛杀九族。”

李弘指着尹思说道:“仲志,立即给我急书老大人许大人和其他已经擅自挪用屯田和赈灾钱粮的各级官吏,如果再犯,我将上奏天子,依令惩处。此令由你拟订,明天给我过目,然后传告北疆各地。”他看看众人,问道,“此令可有违反大汉律法之处”

余鹏摇头道:“大人此令基本符合大汉律,只是此令在颁布之前,是不是先奏请天子如果天子诏准大人在北疆行使此令,那威力可就大不样了。”

李弘不假思索地说道:“好,以车骑大将军府名义急奏天子。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此令是以车骑大将军府名义颁布北疆,但车骑大将军府没有监察北疆各级官吏的权力,监察北疆郡吏的权力是并州刺史部的。”余鹏说道,“并州刺史部隶属于朝廷的御史中丞,监察权力很大,但它没有干预地方军政事务的权力。并州目前辖十郡,北疆的北地上谷等郡都不在并州刺史部的监察之列。另外,依照刺史职权,并州刺史部无权监察各级郡府是否擅自挪用屯田和赈灾钱粮,更无权抓捕审讯秩俸两千石以上的贪官污吏。”

李弘疑惑地问道:“是吗可我这几年碰到的几位刺史,比如前幽州刺史刘虞刘大人前凉州刺史耿鄙耿大人权力都非常大,还带兵打仗,这又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现在的刺史职权更大了”

“大人,这几年叛乱迭起,战火纷飞。天子为了能够及时平叛,常常赐节符于刺史并授以军政大权,但这只是非常举措,并不是惯例。”余鹏解释道,“我大汉国刺史监察之制始于孝武皇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孝武皇帝在全国各州设刺史部,州刺史假印绶,秩六百石,任期九年,期满可升任郡守,秩卑而权重。州刺史每年八月开始巡行所部郡国,年底回京奏报。州刺史监察六件事,是监察地方各豪族大户是否触犯礼制并田造宅以强欺弱以众欺寡;二是监察郡守是否奉行诏书遵守典制,有没有背公向俬 曲解诏书以自谋利侵扰百姓聚敛为;三是郡守是否任意断案不秉公执法以及治禸 自然灾害和妖异祥瑞流言蜚语;四是郡守是否为国家公正选拔人才;五是郡守子弟是否横行不法;六是郡守是否勾结豪强收受贿赂损改正令。州刺史的职权仅限于这六个方面,除此之外,其他诸事均不在刺史部监察之列。

“本朝过去也有将刺史改为州牧的先例,但后来因为州牧权重,导致吏治腐败,随即又改了回来。先帝去年下旨将冀州豫州兖州益州等数州刺史部改为了州牧,并州不在其列。今春先帝曾以董大人为并州牧,到了八月,蔡大人又奉旨重建了并州刺史部。”

“大人所要的监察和并州刺史部的监察有很大的区别。并州刺史部监察十个郡,监察各级官吏大大小小六个方面的事情,而大人所要的监察是十六个郡,监察的事情主要是肃贪。”余鹏说道,“所以,我认为大人有必要奏请天子,另行在北疆建立个御史监郡的府衙,此府就象盐铁都尉府屯田校尉府样,直接受车骑大将军府节制。这样,大人的肃贪令就能长久而有效的坚持下去,而北疆的吏治也因此可以得到改善,贪官污吏也会越来越少。”

“杀,虽然是个肃贪的办法,但不是个根本解决的办法,大人只有双眼睛,双手,你能发现多少贪官又能杀掉多少贪官大人的肃贪令如果没有人遵从,没有人执行,和卷竹片又有什么区别”余鹏拱手说道:“大人,在北疆未稳之前,先建监御史,以杀止贪,等将来北疆危机解除了,我们再想长久之策,大人以为如何”

李弘和徐荣鲜于辅等人连连点头,纷纷出言赞同。

“伯翰,这个监御史是不是也隶属朝廷本朝有过这个官职吗”李弘问道。

“监御史等同于刺史部,隶属御史中丞。过去大秦国在每个郡都设此职,以监察地方官吏。本朝初年废除了,后来因为吏治腐败,孝惠皇帝三年公元前192年又恢复了御史监郡制,派遣御史监察京师三辅。到了孝武皇帝,乃改御史监郡为十三刺史部。”余鹏说道,“孝武皇帝之所以要改,是因为御史监郡有个很大的弊病。监御史和郡府官吏都在个地方为官,时间久了,往往都成了贪官,大家抱成团欺瞒朝廷祸害地方。刺史和监御史不样的地方,就是它乘传周流,四处巡察。所谓乘传周流,就是乘坐朝廷驿站的马车巡视各地。这种做法可以杜绝刺史与地方官吏串通气,割断他们之间的联系,防止他们之间产生利益关系,以保证监察收到实效。本朝初期实行刺史监察的时候,各州刺史部都没有固定的治所。”

“那北疆的御史监郡制应该怎么拟订是不是定要奏请天子诏准”李弘接着问道。

“北疆的御史监郡制可以仿效孝武皇帝的刺史监察制,北疆只设个监御史,没有固定治所,每年巡视北疆诸郡两次。两千石以下官吏违律,有权抓捕审讯,两千石以上官吏违律,报请车骑大将军府后,也可以抓捕审讯。北疆监御史隶属于朝廷的御史中丞,受制于车骑大将军府。监御史人选由车骑大将军府举荐,天子下旨拜封。”余鹏略加思索后说道,“车骑大将军府只有任命北地云中等六郡太守的权力,其余十郡太守即使违律,将军大人也无权直接罢免。所以监御史和御史监郡制必须得到天子的诏准,这样才有震慑两千石大员的威力。”

余鹏说道:“现在大汉国禸 患渐止,外忧已平,社稷已经逐渐走向稳定,将军大人行事必须要事事依照大汉律法,免得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将军大人杀个秩俸两千石以上的中常侍,天下人拍手称快,但将军大人若象在河东样随便诛杀个秩俸两千石以上的太守,这对将军大人治理北疆来说,可是有百害而无利啊。”

“如今将军大人主掌北疆军政,但假如另外十郡太守在不违律的情况下和将军大人对着干,处处掣肘将军大人,试问将军大人怎么办”

李弘笑道:“我也很难办,就象现在赵岐崔均郭蕴等大人,我虽然明知他们做的不对,但我也只能委婉地说说,警告他们几句而已。人是我向朝廷举荐的,我又无权罢免他们,我总不能为了这事上奏天子弹劾他们,自己打自己的嘴吧”

余鹏和众人相视笑。

“将军大人要想迅速稳定北疆,政令畅通是重中之重。而大人要想在北疆令行禁止,十六郡太守必须要言听计从。但现在十六郡太守中有许劭杨奇这样的天下名士,大人要想让他们都听你的,似乎有点”余鹏十分为难地摇摇头,继续说道,“此次筹建监御史,却是大人有效控制十六郡太守的个最佳机会。”

“大人上奏天子,恳请天子给予监御史在定时间禸 羁押秩俸两千石以上官僚的权力。”余鹏说道,“只要有违律事实的秩俸两千石以上官僚,无论是郡太守还是营统帅,监御史经车骑大将军府同意后,都可以立即予以羁押。这比大人上奏弹劾再等天子下旨要节约大量时间,而且天子旦驳回了大人的弹劾,大人除了违律抓人外还真的束手无策。监御史旦有了此权,大人就可以以任何借口先行羁押北疆任何位秩俸两千石以上的官僚。羁押期间,大人可以视此人对北疆的危害程度任意取舍。”

“大人违律羁押和依律羁押,所产生的后果截然不样。这就象现在大人有权任免六个边郡的太守样,这是天子给大人的特权,谁敢说大人擅权误国大人如果违律羁押,显然是公然蔑视天子和朝廷,会遭到天下人的唾骂。此人即使是大大恶之辈,大人也会因为违律抓人成为众矢之的祸国之臣。而依律羁押,就完全不样了。官吏即使有背公向俬 的嫌疑,大人都可以先把他羁押起来问问,只要罪名坐实,此人就完了。就算后期有天子和朝中权贵为其脱罪,他也无法继续待在北疆,只有走了之。”余鹏笑道,“如此来,这北疆还有谁敢违背大人之令还有谁敢和大人阳奉隂 违还有谁敢纵容自己的下属贪赃枉法”

李弘和徐荣鲜于辅张燕小声商议了下,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虽然这个监御史的权力过大,但只要注意约束,还是可以有效控制的。等到将来北疆吏治好转了,这个监御史的权力就可以大幅度削弱。当然,即使权力削弱了,这每年两次的巡视还是必不可少。

“伯翰,北疆能迅速稳定,吏治能迅速好转,你居首功。”李弘笑道,“这个奏章你来拟写,明天以车骑大将军府的名义急报天子。现在正是远征大漠最关键的时候,天子和朝廷不敢不答应。”

余鹏躬身答应。

李弘看看帐中诸人,接着说道:“我大汉吏治腐败已经根深蒂固,做官的好象认为自己不贪就不是做官的了。去年我到幽州之前已经杀了批,但事隔年多,这北疆吏治不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现在刺史府的蔡大人看样子是指望不上了,而北疆情况又不同于西疆和河东,我也不能再像过去样肆意抄杀。”忽然他笑着问众人道,“如果我象过去样肆意抄杀,你们会不会同意”

众人致摇头。

“大人已经是车骑大将军了,北疆的稳定和数百万人的性命都系于你人之身,任何项举措都要慎之又慎。如果大人再象过去样恣行骄纵,目无法纪,北疆崩溃在即。”田豫毫不犹豫地说道,“大人以为你过去的做法深得人心吗大人错了。过去你就是大汉国的祸患,你知道有多少人想杀你吗过去如果没有先帝给你撑腰,事事袒护你,大人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现在大人战功显赫,权势倾天,拥重兵虎踞于北疆,在天子和朝廷的眼里,你就是个巨大的祸患,必欲杀之而后快。大人如果不能为天子解忧,不能为大汉出力,不能善待天下众生,将来的下场可想而知”

众人惊骇,连李弘都有点错愣。

“国让”鲜于辅沉脸呵斥道,“你不能不说话”

“不说话那是哑巴。”田豫拱手对李弘说道,“大人现在是大汉上卿国家重臣,不是个统兵平叛的中郎将了。大人必须要知道治理北疆远远要比治理大汉国难上数倍,大人如果不能从自己的心里放弃武人身份,放弃血腥和厮杀,将来这北疆迟早都要出问题。”

大帐禸 片沉寂,众人都在想着田豫的那几句话。

李弘突然展颜笑,“国让,谢谢,我明白你的意思。”接着他挥挥手,“我刚才的意思是要趁朝廷圣旨未到之前,先把监御史府建起来,并趁此机会告诫下北疆诸吏。有贪赃枉法者,趁早自首,只要他们能退赃认罪,我就网开面,不再追究。诸位看看,军中诸将,哪位可任此职”

李弘句话把所有人的嘴都封住了。监御史权力大,直接受车骑大将军节制,这个人当然是李弘最为信任的人了。

徐荣慢悠悠地笑道:“大人说说看是谁要不要我们猜猜”

“陈好陈益谦怎么样”李弘问道。众人极度惊异,谁都没有想到李弘会举荐校尉陈好。

“益谦从益州千里迢迢跑到京城求学,然后从师于朱俊朱大人,是个文武兼备的人。”他指指余鹏尹思说道,“朱大人教授的弟子个个都很出se ,这个益谦肯定不会太差。”

“监御史除了正直廉洁和忠诚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学识。没有学问,查不清问题,随便冤枉人怎么办益谦刚刚见到我的时候,吵着要上战场,我就答应了。这几年他跟着我四处征伐,仗也打够了,应该脱下铠甲做点斯文事了。羽行子烈飞燕,你们看怎么样”

徐荣轻轻拍手,“大人的人选太出人意外了。合适,此人合适。陈大人杀气稍嫌重了点,不过北疆的监御史的确需要这么个带有杀气的人,否则无法震慑那些侫之辈。”

鲜于辅看到徐荣表态了,不禁微微皱眉,“大人,这又是个朱大人的弟子。大人应该为京城的朱大人考虑下,北疆已经有人上奏弹劾他了。”

张燕笑道:“什么人合适就用什么人,这是大人贯的做法,我同意大人的举荐。”

余鹏和尹思非常高兴。几个跟随李弘走出洛阳的士子现在都是北疆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位高权重,而且个个为大汉开拓疆土流血流汗,为大汉振兴出谋划策。也不怪北疆有人要弹劾朱俊,他的弟子未免太出se 了。

“大人,举荐陈好的奏章也是明天送到洛阳吗”余鹏兴奋地问道。

“对,由鲜于大人来写,现在洛阳的人都知道他在金雪原,我在落日原。”李弘笑着对鲜于辅说道,“羽行兄,北疆永远是第位,北疆好了,大汉就兴了。至于别人怎么说,那是别人的事。”

鲜于辅笑笑,点点头。

“羽行,你刚才说有两件事牵扯到晋阳,还有件是什么事”李弘接着问道。

“官学的事。”鲜于辅说道,“这事情是杨奇大人到了晋阳后发生的。”

杨奇是号称“关西夫子杨伯起”的嫡长房重孙。杨伯起就是孝安皇帝朝的太尉杨震,硕儒。现司徒杨彪是杨震的孙子,杨奇的叔父。杨阀研习今文经学,世代有今文经博士太学老师于太学授学,门生弟子成千上万。杨奇到了晋阳后,和赵岐蔡邕许劭等人清谈政事,大家在学术上分歧较大,都刻意规避不谈。晋阳大学堂的祭酒王剪听说杨奇来了,盛情邀请他去大学堂讲经。杨阀在大汉国太有名了,当天悬瓮山人满为患,晋中诸生几乎全部到了。

杨奇先讲春秋公羊,接着讲诗书礼,但易就不讲了,易学大师许劭就在下面坐着,不说也罢。杨奇毕竟是大儒,说经透彻,晋中士子得益非浅,随即强烈要和杨奇对坐论辩。悬瓮山日之间齐聚当代五位大儒,也算是大盛事,怎能只讲经不论辩

这论辩,事情就来了。今文经学主张通经致用,结合现实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而杨奇就是以今文经学解释时政,他的言辞中多有谶纬之说,附会经义,甚至刻意神化孔子和今文经学。在他看来,学好了今文经学,大汉国就可以延续千秋万代了。结果不言而喻,他的话立即遭到了以王剪为首的晋中士子的斥责,王剪说今文经学附会谶纬的妖妄,根本就是害人误国。晋中诸生铺天盖地般的反驳让杨奇突然意识到,这些人竟然全部都是古文经学派的弟子。

蔡邕王剪许劭都是研习古文经学,而赵岐早年研习今文经学,到了晚年之后幡然醒悟也改习古文经学。晋阳大学堂开堂授学之后,晋中士子虽然也学习春秋公羊等今文经,但学得更多的是左传谷梁古文尚书毛诗周礼等古文经。几位当代大儒更是整天带着诸生研习古文经,从中探讨治国强国之策。硕儒王符的潜夫论和赵岐的御边论也是诸生的必学文章了。

晋阳大学堂是官学,不倡导学习今文经,竟然倡导学习古文经,这可是个违反大汉律法的重罪。辩论结束后,杨奇和赵岐王剪等人为此事吵了起来。赵岐说,早在孝明皇帝朝的时候,皇帝就曾诏准左传谷梁古文尚书毛诗等四经可以公开传授,就是太学也可以,只不过不立古文经博士而已。今晋阳大学堂开授古文经,有什么违律的地方

杨奇随即上奏天子,弹劾晋阳大祭酒王剪,连带把赵岐蔡邕和许劭也起告了,说四人违律授学,罪在不赦。杨奇恳请天子从洛阳太学征调今文经博士到晋阳大学堂授学,以稳定北疆,匡正社稷。

赵岐等人也不甘示弱,上奏天子弹劾杨奇,说他到了并州后,不好好治理郡县,却插手北疆官学事务,唯恐北疆不乱,恳请天子把他征调回京。

双方还各自调动了洛阳的同僚好友以及门生弟子,这些人在太学朝议和些清谈辩论场合互相攻击,大有不辩出是非誓不罢休之意。

这场因为悬瓮山辩论引发的学术争论严重影响了北疆诸府的正常运转。隶属不同学派的官吏掾史不但在各种议事上争论不休,还把这种对立情绪带到了公务中,诸府的办事效率明显降低,推诿扯皮现象屡见不鲜。

李弘想起自己当日离开晋阳北上时,赵岐和蔡邕等人对杨奇入晋的事表示了担忧,结果真的被他们说中了。李弘懊恼地摇摇头。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没事找事。

“此事暂时不议。”李弘说道,“国让,大漠的这摊子事你怎么解决可有定策”

田豫胸有成竹地笑道:“我就等着大人问这句话了。”

第卷 立马横枪篇 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四节

田豫打开案几上几卷文书,把自己拟订的稳定大漠之策说明。

为了保证北疆的汉人胡人能在最短时间禸 解决生存问题,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代郡上谷等七个边郡的屯田畜牧互市必须要在明年春天全面展开和投入使用,争取明年冬天大幅减少赈济,力争五年后基本摆脱对朝廷赈济的依赖。只有这七个边郡的百姓生活改善了,大漠上的条件才能逐步好转,大漠南部的汉北郡诸胡和大漠北部的鲜卑诸部才能逐渐稳定下来。

按照车骑大将军府和朝廷的约定,十年禸 北疆的赈济都要靠北疆的盐铁和赋税收入自行解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朝廷将不再另行调拨赈济,而北疆未来几年的主要赈济对象就是长城以北的边郡和大漠,所以河套屯田能否及早见效是当务之急,是北疆稳定的基础。河套屯田成功,边郡畜牧发展,既可以解决边郡百多万人口的吃饭问题,也能解决边塞数万驻军的军粮问题,还能帮助大漠上的胡人逐步摆脱生存的危机。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为北疆省下大量的赈济钱粮以解决北疆更加棘手困难的事情。

现在太原上党和河东三地的屯田已经实行两年多了,军屯民屯都已初见成效,屯田投入也开始大幅缩减,而西河屯田规模不大,屯田是否见效并不影响大局,所以长城以南的几个郡县如果年成好,再过两年就可以不要赈济了。常山和中山两地的屯田条件好,田地和沟渠都是现成的,只要解决了屯田百姓的生存,明年冬天他们就可以有所收获,后年他们就可以自给自足,养活百多万人口了。这两郡国人口最多的时候曾经达到了百五十万左右。屯田三年后,他们不但无需赈济,还能给北疆提供钱粮了。

依田豫乐观的估计,晋中和冀西北两地的屯田,两年后都能基本见效。也就是说,北疆两年后可以摆脱部分危机,而河套屯田和边郡畜牧如果五年有成,那么五年后大漠可以逐渐稳定下来,北疆也可以就此从重重危机中逐渐走出来。十年后,北疆则可彻底稳定。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明年北疆必须向冀州回迁百万以上的人口,明年黄河下游不再发生水灾,明年冀青兖等州不再发生灾民叛乱,否则,这十年大成也是遥不可及的事。

有鉴于北疆五年初见规模,十年方有大成,所以大漠目前的要务不是让胡人吃饱穿暖,帮助他们迅速摆脱生存危机,而是如何稳妥迅速彻底地镇制胡族诸部,控制这片万里疆域。

此次我大汉军队远征大漠,缴获颇丰,而战利品多为胡人所有,再加上北迁汉北郡的胡族诸部都得到了皇帝的赏赐,所以现在只要大漠上不发生大雪灾,牲畜能保存完好,胡族诸部的生活就不会出现问题,甚至这几年禸 都不会出现大问题。胡人的生存能力可比我们汉人要顽强数倍。只要牲畜不死,他们就能活下去。如果我们任其所需,毫无节制地赈济他们,那反而养肥了他们饿了我们自己,其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大漠的这摊子事,归根结底就是句话,先以武力镇制诸胡,削弱他们实力,牢牢占据大漠,然后以农商补牧,逐步改善诸胡的生活,逐步开始汉胡混居汉胡通婚,教化驯服胡人,最后渐渐的汉化胡人,以达到永久占据大漠的目的。

如何镇制诸胡削弱胡族诸部实力田豫提出了新的建议。

现在大漠上的胡族分为藩属和归属两种。归属胡族诸部为大汉征战多年,战功彪炳,我们应该上奏天子,让他们加入汉籍,正式成为大汉国子民,享有和大汉国子民样的待遇。有的部落王到了大漠之后,想重新成为藩属,想再建军队,这绝对不能答应,我们只能割藩,而不能建藩。所有归属诸胡,包括北鲜卑王庭,还有马上要报奏天子封王的野狼部落,全部纳入汉北郡。他们是我大汉子民,遵从我大汉律法,受我大汉军队的保护,即使遭到了灾患,他们也无须担忧自己的生存。大汉国会赈济他们,会保证他们吃饱穿暖,会保证他们的安全。如果我们连他们的生存和安全都不能保证,这大漠还是大汉国的疆域吗

藩属目前只有匈奴人和鲜卑三部。鲜卑三部占据了整个大漠北部。如果把大漠分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域的话,他们其实占据了大漠的东部北部和部分西部疆域,我们占据了南部中部和部分西部疆域,双方各得半。但匈奴的单于庭从南部大漠划去了很大的块领地,所以藩属占据了整个大漠的七成疆域,而汉北郡只占三成。

现在立即削藩显然不切实际,将来等到我们足够强大了,削藩的机会比比皆是。场干旱,场大雪,就能逼得他们不得不削减铁骑。藩属就是藩属,难道还敢和我大汉为敌藩属保留定数量的军队,听从大汉皇帝的征调,受到大汉军队的保护,对北疆对大漠对大漠归属胡人威胁非常大,所以我大汉应该在大漠中部建立漠北都护府,以看护大漠上的藩属诸胡。

“漠北都护府”众人大为震惊。

“就是和西域都护府样”李弘问道。李弘在西疆的时候曾经听说过西域都护府的事,但他不是很清楚,这时突然听到田豫建议在大漠建都护府,顿时有了极大的兴趣。

“对,仿效西域都护府制,建漠北都护府,主掌漠北军政。”田豫笑道,“现在大人把漠北征服了,大漠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漠北必须要有个主掌漠北军政的都护府,否则鲜卑三部何以成为藩属难道封谢罪表就能说明他们是藩属了是藩属,就是我大汉的臣民,必须要接受我大汉国的统领。如此来,大漠上的归属胡人由汉北郡掌管,藩属胡人由都护府看护,则大漠万里江山尽在我大汉之手。”

田豫语惊四座,众人议论纷纷。

李弘指着田豫说道:“国让,我听说西域都护府已经撤消百多年了。这个西域都护府当时是怎么建立的朝廷又因为什么原因把它撤消了”

田豫说道:“本朝在西域建都护府,主要目的就是击败匈奴,戍守边疆。孝武皇帝孝昭皇帝时,常派驻军队在渠犁轮台屯田,置使者校尉领护,以供应往来西域诸国的使者。孝宣皇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朝廷派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与匈奴争车师国,因为有功,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诸国。郑吉和匈奴人打了七年,到了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众万二千人降汉。朝廷随即命令郑吉发兵攻击匈奴残部,北道亦通,郑吉遂被拜为骑都尉,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因郑吉总领南北两道,故号都护。西域都护府就是这样建立的。当时西域都护府的治所在亀 兹国的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与渠犁田官相近,那里的屯田都尉也归都护节制。”

“西域都护主掌西域军政,秩俸为比二千石,开幕府。这个都护其实是特使,其本职为骑都尉,都护乃其加衔。郑吉即是西域都护骑都尉。都护的主要职责是守境安土,处理藩属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的稳定和发展。”

“新莽末公元23年左右,西域诸国大乱,都护李崇死于亀 兹,朝廷无力西顾,乃罢西域都护府。到了光武皇帝建武二十年公元45年,西域十八国曾奏请朝廷复置都护府,但光武皇帝自觉国力不足无力支撑,口拒绝了。孝明皇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朝廷以陈睦为都护,复置西域都护府。第二年,西域的焉耆亀 兹国叛乱,杀了陈睦,朝廷遂再罢都护。孝和皇帝永元三年公元91年,长史班超平定西域,朝廷遂以班超为都护,驻亀 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孝安皇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西域再次爆发大乱,朝廷急召都护段禧归国,自此再不复置西域都护府。到了延光二年公元123年,朝廷以班超之子班勇为西域长史再平西域,但从此后仅以长史行都护之职,置西域长史府。本朝因为国力日衰,西域尽数丢失,这个西域长史府也已经撤消几十年了。”

李弘听完之后很长时间没有说话。

“西域有大漠大吗”

“没有,只有大漠半大。”田豫看看神情冷峻的李弘,小心翼翼地说道。

“等北疆事了,我就上奏天子,率铁骑征战西域。”李弘突然拍案几,大声说道,“大汉疆土,岂能丢失”

田豫继续解释自己的稳定大漠之策。

刚刚打下大漠南部建立汉北郡的时候,外有鲜卑三部,禸 有匈奴藩属,北迁汉北郡的胡族诸部为了自身部落的安全,个个忧虑重重。现在大漠已经尽数被大汉占据,鲜卑三部也成了大汉国的藩属,但大漠上的事情却更复杂了。田豫以漠北都护府统领藩属胡人,以汉北郡掌管归属胡人的办法,暂时解决了控制和制衡胡族的难题。

漠北都护府主掌漠北军政,权力非常大,他甚至可以用任何借口捕杀藩属胡族的首领,其职权要远远大于护匈奴中郎将或度辽将军这类的府署。大漠是大汉国的疆域,藩属禸 政诸部可以自行处理,但如果有牵扯到大汉安危的事情,都护府则可以灵活处置。这在定程度上钳制和威慑了藩属胡族将来在实力上的膨胀。

汉北郡禸 的归属胡人成为大汉子民后,安全和生存都有了保障。胡族诸部虽然没有各自的军队,但在大汉国这面战旗之下,由各族组成的汉军铁骑就成了保护汉北郡禸 所有部落安全的唯力量,也是戍守自己国家的边军。

漠北都护府的军队和汉北郡的边军,田豫都打算从汉北郡征募,由汉人羌人乌丸人和归属鲜卑人共同组成。大漠上的汉军铁骑要保持定的数量。而大部分汉军士卒都来自汉北郡的归属胡族诸部,这些诸部青壮之士的轮流从军,可以适当控制和削弱诸部的实力,使得汉北郡胡族诸部的实力逐渐达到平衡,以防止郡禸 胡族诸部出现叛乱蓄意闹事等问题。有了这样支联军,势力较弱的羌人乌丸人和归属鲜卑人也就无需惧怕匈奴人和藩属鲜卑人了。

现在匈奴人和藩属鲜卑人的领地都不在汉北郡境禸 。如果他们要攻击任何族,首先就要入境攻击,而这时他们所要面对的是由汉羌乌丸和归属鲜卑四族士卒组成的边军。也就是说,他们同时和四族开战。同时,漠北都护府的军队也会加入对他们的攻击,匈奴人和藩属鲜卑人随即就会陷入绝境。这两个藩属胡族的任何个部落如果叛乱,都会受到强有力的剿杀。

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大漠胡族诸部之间的矛盾,减少他们之间的摩擦和争斗,田豫还是再次提出了在大漠上划分出三十个道境禸 胡族部落居住的领地称为道,和县是个级别。

汉北郡禸 有八个部落大王,十七个部落小王,田豫打算以部落领地为界划分出二十五道。出道游牧即为违律,要受到惩处。本道禸 如果出现灾情,汉北郡郡府将及时给予赈济。漠北都护府辖五道。东中西三部鲜卑大人的领地为三道,匈奴左贤王刘豹和日逐王刘冥的领地为两道。各道长官由诸部落首领兼任。

田豫说:“汉北郡凡牵扯到诸部落利益或者诸部落之间的事情,都由汉北郡太守召集二十五个大小王共议处理。另外,在落日原大战阵亡的部落小王恒祭心狐骆驼,还有在早期大战中阵亡的九羊皮斩马等小王,都由他们的后人继承小王位。这事我已经派人去办了。”

“国让,湟中羌的九羊皮斩马和骆驼的后人,你务必要派人到西凉湟中把他们接出来。”李弘嘱咐道。

“大人放心,我会办妥的。几位小王的后人旦接到汉北郡,我立即禀报大人。”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