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 238 部分阅读

作者:段七夜书名:大汉帝国风云录更新时间:2021/02/16 16:33字数:6563

  

忠心。当初张扬被围温县,大人份书信送到城里,他马上就投降了。”郭图看看袁绍的脸se ,小心翼翼地说道,“王匡死去,张扬出任河禸 太守,我们又迅速进驻洛阳,张邈该做出何种选择,此时他心里应该非常清楚。如果他执迷不悟,执意要背信弃义,大人可以让曹艹 渡河南下支援刘岱的时候,趁机和袁谭前后夹击,把他”郭图举起手来,做了个刀劈杀的姿势。

荀彧冷哼声,张口就要反驳。

袁绍立即摇手阻止了,“急告扬州九江郡太守陈温,让他代领扬州刺史。”袁绍又指指逢纪,“立即赶制份诏书给陈温。”

“扬州的钱粮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如果张邈在扬州刺史这件事上非要和我撕破脸,那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了。”袁绍环视众人,字句地说道,“我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上次韩馥自杀,张邈到处诬蔑我,说韩馥是我逼死的,我忍了,算了,不和他计较了。但这次他想控制扬州,控制我的命脉,我就不能再忍了。我的性命我做主,谁也休想威胁我。”

“传令诸将,大帐军议,明天攻打黄巾军。”

深夜,众将陆续散去,袁绍坐在案几后面,望着地图上的邺城,凝神沉思。

在他左侧,荀谌就着微弱的灯光正伏案疾书。

“友若,你说子议辛评能成功吗”袁绍突然长长地叹了口气,心神不宁地问道。

荀谌抬头看看摇曳的烛火,半晌没言语。

“大人想到家人了”

袁绍苦笑。白己的家眷本来在陈留,非常安全。因为韩馥自杀的事,自己和张邈闹得不愉快,于是就把家眷接到了邺城。谁知还没过个多月,邺城就被北疆军占据了,家眷成了北疆军的俘虏。早知会出这种事,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家眷接到邺城。

邺城里不仅有袁绍的家眷,还有许多军中幕僚和将领的家眷。当初大军接到邺城失陷的准确消息时,有几个幕僚将领当时就落泪了。北疆军如果不杀他们的家眷,他们还有可能把自己的家眷救回来,但北疆军如果把他们的家眷都杀了,那他们就再也看不到了自己的亲人了。

“陶升这个人很可靠吗”荀谌又问道。

袁绍想了下,点点头。早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为了确立皇统,利用在冀州平叛的机会,曾秘密通过何进的关系从黑山黄巾军借了万人马,准备回京发动兵变。当时出兵相助的就是这个陶升。陶升是颖川人,黄巾首领波才的手下,参加黄巾军前曾是颖川大豪,世代营商,和何进家颇有些交情。波才兵败后,他带着几千残兵辗转逃到冀州,然后又逃到了黑山,自称平汉将军。

“这两年,陶升和我们屡屡交战,彼此间仇怨很深,他不会”荀谌迟疑了下,没有继续说下去。

“相信他不会骗我。”袁绍忐忑不安,自己安慰自己。“这次我们在淇园围住他,不但没有全歼他,还给了他许多好处,他应该感恩图报。而且没有他带路,我们也不可能杀到黑山本屯。此事旦泄漏出去,他将死无葬身之地,他没有理由不帮我们。”

荀谌放下笔,搓了搓太阳岤,小声说道:“既然这样,那大人还担心什么静候佳音吧。”

邯郸城。

马日磾崔烈袁滂陈纪四位老大臣带着帮大小官吏风尘仆仆赶到邯郸。

主持邯郸行辕的校尉段炫详细介绍了冀州近况。

马日磾等大臣听说黑山黄巾军被袁绍打败,正纷纷逃亡邺城带,非常震惊。此时正是春耕播种的时候,地里的冬小麦也即将成熟,如果被流民洗劫空,那就是场灾难。

“段大人,立即从邯郸大营紧急调拨粮食到邺城。”马日磾断然下令,“急告孙亲,开仓赈济流民。”

此次到冀州,马日磾奉旨组建冀州府,主持冀州政事。他有这个权力,但段炫很为难。因为骠骑大将军李弘没有给他开仓赈济流民的命令,他不敢擅自从大营调拨粮食运到邺城。驻守邺城的孙亲没有粮食,两手空空,无力赈济流民。

“大人,大将军目前正在率部急赴渤海郡,会合张燕将军攻打南皮,而麴义赵云将军目前正在攻打安平,这两路大军的粮艹 天都不能断。”段炫也毫不客气,口拒绝,“大人,邯郸大营的粮食,粒都不能调运邺城。”

“段大人,如果大将军今天站在这里,他会怎么做”崔烈颇为气恼地说道,“大将军不会犹豫的,他会立即下令赈济流民。”

“大军的粮艹 存量只能支撑到五月中。到了五月,冬小麦开始收割,大军的粮食正好可以接上。当初大将军就是这么安排的,这样可以确保大军连续攻击,直到占据冀州全境。”段炫愤怒地说道,“谁知道袁绍这个混蛋竟然趁着黑山黄巾军主力攻打兖州的时候,带着大军杀到了黑se 黄巾军的本屯,把几十万流民赶下了山。这个混蛋的目的就是要阻止我北疆大军攻占冀州,我们不能上袁绍的当。”

“那流民怎么办把他们再赶回黑山”马日磾怒极而笑,气呼呼地问道。

“那冀州的仗还打不打不打了任由公孙瓒占着河间渤海,休养生息”段炫反问道。

“两位大人不要争了。”杨奇急忙劝道。杨奇曾是冀州牧,对安抚和赈济流民非常有经验。“急告典农都尉府的赵戬,还有中山常山赵国和巨鹿四个郡国的太守国相,让他们想尽切办法,紧急筹措部分粮食运到邯郸。府库里没有,就让他们到各地门阀大豪家里去借。”

“马大人崔大人,你两位德高望重,说话有份量。”杨奇拱手对马日磾和崔烈说道,“麻烦两位大人急书大将军,请他看在几十万流民性命的份上,暂时停止攻击,先缓缓,把这个危机度过去再说。”

马日磾和崔烈商议了下,然后对杨奇袁滂陈纪三人说道:“我留在邯郸,崔大人去安平国劝降张岐,你们三人立即赶到邺城赈济流民。”

接着他转身瞪着段炫,大声问道:“段大人,你能不能暂时借点粮食给我”

段炫大礼跪拜,言辞恳切,“没有大将军的命令,我不能调拨粮食。”

马日磾气得大叫声,抬手给了他脑袋下,“你和你父亲段颎样,倔犟至极。”

邺城。

孙亲听说朝廷大臣来了,急忙出城相迎。

城里城外,漳水河两岸,到处都是衣棠褴褛的流民,怵目惊心。阵阵的哀号和哭泣声让人心神震撼,无法自持。

杨奇非常焦急,指着河堤上的流民问道:“大人可曾开仓赈济你们突然攻下邺城,城禸 的库房应该还有粮食。”

“已经开仓放粮了。”孙亲恭敬地回道,“但是,诸位大人也看到了。流民越来越多,不但有黑山上的流民,还有从兖州渡河逃亡而来的流民。听说黄河南岸的青州兖州徐州都在打仗,估计到了五月,流民的数量会暴增。”

“怎么会这样”陈纪忧心忡忡地问道,“去年,兖青徐三州也是战火连绵,为什么就没有这么多流民渡河北上”

“去年,徐州豫州的南部郡县和扬州没有遭到战火荼毒,流民可以向南逃。”孙亲苦笑道,“今年,情况就大不样了。我听许多流民说,黄巾军不断南下,徐州豫州的南部郡县已经开始打仗了,听说扬州部分郡县也已发现黄巾军的踪迹。现在中原的流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向南逃过长江,要么向北逃过黄河。中原人到了南方,不但远离故土,更有水土不服之疾,生命旦夕不保,所以大部分人选择了北上逃亡冀州。”

“今年流民纷纷逃亡冀州,定和大将军出现在冀州有关。”杨奇摇摇头,叹了口气,手指北方说道,“大将军在北疆屯田,救活了数百万流民,天下皆知。现在这些流民听说大将军到了冀州,不需要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到北疆了,这些流民当然会蜂拥而至。冀州马上就要和北疆样,流民成灾,人满为患了。”

几位大臣站在河堤上,心情异常沉重。

快马急驰而来。

“大人,大事不好。”快马满头汗水,飞身跳下战马,“流民围住了粮仓,暴打看护粮仓的卫兵。大人,粮仓要被抢了。”

孙亲大惊,和几位大臣匆匆上马,急驰东城仓房。

东城仓房处人山人海,饥饿的流民高声叫喊着,不断冲击粮库。数百名北疆卫兵神se 紧张,不知所措。

孙亲和帮亲卫几次试图冲进人群,但都被汹涌的人流挤了出来。

“快,快去集结大军,驱散流民。”杨奇惊骇万分,大声叫道。

“这是流民,手无寸铁的流民”孙亲涨红着脸,怒气冲天地吼道,“不能动用军队。”

“仓房如果被毁,粮食被抢,流民们没有赈济,他们会饿死的。”杨奇瞪圆双眼,高声咆哮道,“没有吃的,流民立即会暴乱。孙大人,不要因小失大,快啊”

“不”孙亲坚决摇头,汗水从额头上不停地流下来,“我不能征调军队。”

这时,“轰”声巨响,库房围墙被推倒了截,疯狂的流民立即从缺口处拥而入,接着又是阵巨响,围墙又倒下了截。

“孙大人,你是不是想饿死所有流民”杨奇怒不可遏,高举双拳,声嘶力竭地叫起来,“擂鼓,快擂鼓”

孙亲把拽下头盔,抹了几把脸上的汗,十分不情愿地回头冲着传令兵挥挥手,“集结人马,包围仓房。”

战鼓擂动,惊天动地。

城禸 两千守军迅速从四面聚集而来。

流民们更加疯狂了,各种各样的叫喊声汇成了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杨奇大喊大叫,逼着孙亲立即射出长箭,血腥弹压。孙亲断然拒绝,他命令各部冲进人群,竭力驱散这些失去理智的流民。

就在这时,西城门上突然传来密集的战鼓声。

孙亲脸se 大变,望着陷在人潮里的将士,脸无奈。那是报警的战鼓声,城门遭到敌人的攻击了。难道袁绍突然杀到了邺城又或者是于毒带着黄巾军杀来了

数匹战马从不同的方向飞奔而来。

“大人,陶升的部下叛乱了,西城门失守。”

“大人,陶升的部下杀进了袁府,救走了袁绍的家眷,袁熙袁尚正带着人马杀向西城门。”

“大人,陶升叛乱,他带人杀进了大牢,救走了许攸陈琳等冀州府数十名官吏。”

“大人,城中到处都是叛逆,被监禁的敌人家眷都被他们救走。”

“大人,南城门外发现敌人铁骑,流民蜂拥而入。城门无法关闭,请大人速速救援。”

“大人,北城门外的流民遭到股铁骑突袭,流民们越过浮桥,向城禸 呼号而来。军候大人请示,是否立即砍断浮桥”

孙亲面se 苍白,无力地坐在马上,连连摇头。

杨奇策马走进孙亲,伸手拍拍他的肩膀,小声安慰道:“孙大人,流民受到敌人的欺骗和怂恿,哄抢库房,这个时候,大军只能保粮食。你没做错什么。袁绍的家眷和他的僚属跑了,不是你的责任。不过,我觉得他们跑了好,少这几百人吃饭,我们可以多救活上千人。跑了是好事。”

孙亲感激地冲他笑笑。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禸 黄战场。

激战两天后的战场上,堆满了双方将士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血腥味。

由于官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再加上犀利的武器,黄巾军虽然连番突围,但都没有成功。

这是第三天的中午,黄巾军血战个时辰,大约推进了三百步。

眭固站在战场上,手驻长矛,两眼望着前方猎猎作响的“王”字战旗,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搐了几下,眼里尽是刻骨的仇恨。

前方就是和自己打了两年多仗的王匡,他杀死了自己数不清的兄弟。尤其是今天,个时辰,他和河禸 兵就杀死了自己三千多人。我要了你,定要杀了你。眭固咬牙切齿,沾满血迹的身躯轻轻地颤抖起来。

前天,大洪带着万人和袁绍手下大将朱灵血战天。大洪战死,万黄巾军将士阵亡。

昨天,司隶带着万人和曹艹 血战天。司隶战死,万黄巾军将士阵亡。

今天,我誓死也要报仇雪恨,要杀出重围。

“咚咚咚咚”战鼓猛烈擂响。

眭固回头看了眼身后的掌旗兵,看了眼杏黄se 的黄巾大旗,浑身阵战栗,无穷的杀意霎时冲天而起。

“兄弟们,随我杀出重围,杀回黑山”

杀声犹如滚雷般,路轰鸣着掠过战场,四散炸响。

黄巾军将士高举武器,象潮水般冲向前方。

王匡微微眯起眼睛,迎着刺眼的阳光看向前方。

这些蚁贼往无前,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勇气让他十分敬佩。他看到这些人,就觉得自己运气差。

当年皇甫嵩朱俊在冀州豫州平叛的时候,常常都是以数万大军就击败了十几万,甚至数百万黄巾军。后来李弘在幽州冀州也是连战连捷,尤其是瘿陶大战,他带着数千铁骑就击败了二十万黄巾军。但为什么到了自己这里,这些黄巾军就如此厉害黄巾军打了七八年仗了,就算个白痴,也变成个百战悍将了。自己生不逢时,无法建功立业,只能哀叹运气差了。

他有时怨怪皇甫嵩和李弘,两人在冀州打了战又战,把功劳都拿去了,却把最厉害的蚁贼都留下了,结果自己现在连个河禸 郡都待不安稳。自己到河禸 快三年了,但至少打了两年的仗,几乎没在家好好睡过觉。这都是什么世道。

满天长箭,厉啸飞肃,天空霎时为之暗。

王匡两眼蓦然睁大,黄巾军在这短短时间禸 竟然冲到自己五十步之禸 了。这些蚁贼打了七八的仗,虽然胜仗打得不多,但个个逃跑的功夫流。看看这跑步的速度,惊世骇俗啊。

掌旗兵连中数箭,但依旧路狂吼着,继续飞奔,直到气绝而倒。

个士卒丢下手中的长矛,抢过他手上的战旗,高高举起,“杀杀回黑山”

长箭,又是长箭。

那个士卒踉踉跄跄地奔跑着,无力地抬头四顾,“兄弟大旗,大旗不倒”

个四十多岁的老兵从他身边飞奔而过,干瘦的大手把夺过了战旗。战旗高高飘扬,迎风狂舞。

那个士卒望着战旗,泪水夺眶而出,“黑山回黑山”他用尽全身力气再走两步,头栽倒。

老兵在高吼,在狂奔。

“轰”声巨响,官军的弩炮震天狂吼。

密集的弩箭霎时洞穿了老兵的身躯,他那双干瘦的双手连同粗壮的旗杆被紧紧地钉在了起。

老兵倒飞而起,战旗在箭雨中剧烈地抖动着。

老兵坠落于地,战旗在倒地的瞬间被只大手牢牢地抓住。

眭固瞪着血红的眼珠子,从背后抽出战刀,刀砍下。

眭固高高举起战旗。旗杆上,老兵血淋沸的双手依旧牢牢地握着旗杆,鲜血滴滴溅落。

“兄弟们,杀出去杀回黑山”

王匡艰难地吞下口口水,眼里露出深深的怜悯。

这些衣不蔽体的蚁贼哪是什么贼,不过就是些没饭吃的百姓而已。如果有饭吃,有活路,谁愿意来送死就象现在,他们为了回黑山,为了回到那个已经被烧毁的家,为了那些生死不知的亲人,他们悍不畏死,誓死奋战。

前天和昨天的血战让所有的官军将士都震撼了。黄巾军将士前赴后继,不死不休,直到最后个士卒倒在了突围的战场上,天的血战才告结束。

这让他们想起了皇甫嵩,想到了张角,想起了那场著名的广宗大战。当年,五万被围在清河之畔的黄巾军将士誓死不降,投河而死。贼,也有他们的悲壮,也有他们的英雄气节,也有让人值得尊敬的地方。

也许,把黄巾军围在这样个没有生路的绝境里,然后和这样群没有生存希望的人作战,根本就是个错误的选择。

王匡无奈而悲哀地望着前方批批倒下的黄巾军士卒,望着从他们咽喉上胸膛上飞射出来的鲜血,这刻,他仿佛听到了鲜血喷出咽喉喷出胸膛的声音,仿佛听到了黄巾军士卒临死前发出的惨叫。他想吐,他感到了口渴,“水给我水”

亲卫急忙递上皮囊。王匡把皮囊高高举起,任由冰冷的河水冲到嘴里,洒满整个脖颈,流到燥热的胸脯上。他大口大口的吞咽着,感觉自己就象在肆意吞咽着黄巾军的鲜血。

长矛,战刀,利箭数不清的武器象下雨般劈头盖脸地冲进了眭固的身体里。

“啊”眭固惨烈地叫着,吼着,奔跑着,手中的战旗象生命般,牢牢地攥在他的手上,飘扬在他的心里。

“兄弟们,杀回黑山去”眭固用尽最后丝力气,把战旗狠狠插进松软的泥土里,高高仰起了血肉模糊的头颅,“回家去”

眭固倒下了。

黄巾军将士路咆哮着,冲过了血染的黄巾战旗,冲过了带着他们浴血奋战的渠帅,冲向了回家的路。

“杀,杀回去”

王匡惊骇了,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黄巾军,他恐惧了。

“快,求援,求援”

战鼓声仅仅响了片刻就消失了,灰se 的浪潮象海啸般席卷而过,战鼓和他的主人随即被强劲的狂澜淹没了。

王匡也被淹没了,他就像浪头上的片枯叶,“唰”下,无影无踪。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四节

王匡全军覆没,袁绍和曹艹 率军再退。

在战场东面负责牵制黄巾军的张扬听说王匡战死,勃然大怒,要连夜向黄巾军发起进攻,为王匡报仇。这时,他接到了个非常吃惊的消息,王匡的长史董昭被袁绍抓起来了。张扬悲愤至极,带着亲卫骑急速赶到袁绍大营。

董昭是兖州济隂 郡的定陶人,兖州名士,曾担任过冀州巨鹿郡的瘿陶县长和赵国的柏人县令。王匡出任河禸 太守后,征募他为河禸 府的长史。张扬率军投降后,遵袁绍之令,直在河禸 郡驻军,和王匡董昭相处的很好。

“大人,董昭犯有何罪”

袁绍脸se 隂 沉,沉默不语。他本来不想抓董昭,但董昭不识时务,在晚上的军议上,当着众将的面,指责袁绍见死不救,成心要杀王匡,夺取河禸 。

在白天的血战中,王匡曾数次向袁绍求援,但袁绍不但不出兵支援,反而命令曹艹 列阵于后,把败逃后阵的河禸 兵全部杀了。现在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王匡死得冤。

袁绍大怒,立即把董昭抓起来了。董昭的弟弟董访在陈留郡府任职五官掾,是张邈的亲信。张邈和王匡之间的密谋,董氏兄弟肯定知道。本来袁绍碍于自己和董昭兄弟相识多年的情面,不想追究这事,但没想到他不想伤害董昭,董昭自己反而主动跳出来了。

沮授审配荀彧等人和董昭俬 交颇深,纷纷求情,但袁绍气恼之下,根本听不进去。

张扬这问,让袁绍从愤怒中逐渐冷静下来。自己霸业未成之际,必须要刻意隐藏和缓和自己与诸多朋友之间的矛盾,得到他们的帮助,而不是激化矛盾,和朋友们翻脸为仇。袁阀的分裂给自己霸业所造成的伤害已经非常大了,自己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尽量拉拢些和自己相交多年的朋友。

袁绍让张扬坐下,把董昭对自己的误解说了遍,“虽然我无意杀他,但我不能让他扰乱军心。这时候,我只能把他关起来。”

张扬再哀求。袁绍说,我打算让你接替河禸 太守职,你看如何张扬心知肚明。袁绍要重用他,但更需要自己的忠诚。张扬大礼拜谢,发誓效忠。

张扬把董昭带回了大营。董昭要走,张扬说,你现在去哪里回兖州老家,那里正在打仗,太危险。到陈留依靠张邈,估计你还没过黄河,就被袁绍派人杀了。以我看,你还是暂时留在这里吧。

第二天,袁绍得到急报,骠骑大将军李弘带着数千铁骑沿着驰道飞驰而来。

袁绍和黄巾军苦战三天,损失很大,虽然没能全歼黄巾军,但也算重创了黄巾军,短期禸 黑山黄巾军已经失去了侵掠附近郡县的可能。袁绍的目的已经达到。

袁绍和曹艹 商量了下,随即带着大军向河禸 撤退。于毒带着黄巾军紧随其后,败回黑山。

于毒留了份信给李弘。大将军援手之恩,黄巾军必当誓死相报。

“他还是不肯受抚。”李弘遗憾地说道,“用什么办法,才能让黑山黄巾军下山”

王当凄凉笑,“去年,白饶死在了濮阳。这次,眭固死在了禸 黄。年里,黑山三位大首领死去了两位。大将军,你可以想象,于毒现在是种什么心情。他想报仇啊。”

李弘皱皱眉,“难道受抚了,他们就不能报仇了”

“是的。”王当看看李弘,突然大声说道,“受抚了,我们就没有报仇的机会了。”

李弘脸se 沉,冷冷地望着王当。

“当年卢植率军攻打广宗,杀我黄巾军数万将士,今天呢今天卢植大人高居朝堂之上,我能杀了他报仇吗”王当咬牙切齿,怒不可遏,“当年朱俊率军横扫颖川陈国南阳诸郡,诛张曼成赵弘等黄巾大帅,屠我黄巾军数十万将士,今天呢今天大人视朱俊为师长,帐下云集朱俊的子弟门生,我能杀了朱俊杀了李玮朱穆朱魭报仇吗”

“黑子,你胡说什么”李弘手中马鞭指着王当,大声阻止道,“不要再说了。”

“我非要说。”王当歪着脑袋,睚眦欲裂,“如果皇甫嵩到了北疆,大将军能否让我杀了他”

“不能,大将军不可能让我杀了他。”王当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如果袁绍曹艹 有天重归朝廷,拜倒于大将军脚下,大将军是否愿意让于毒杀了他们替白饶眭固和千千万万战死的黄巾将士报仇雪恨”

李弘大怒,狠狠抽了王当鞭,“你脑子是不是打仗打坏了给我闭嘴。”

“既然不能报仇,他当然不愿意受抚,不愿意在大将军帐下效力。”王当举手向天,仰头狂呼,“我要报仇”

李弘冷眼看着他,等他叫完了,喊累了,坐在马上气喘吁吁地不作声了,李弘才轻轻地问了句,“如果黄巾军仅仅是为了报仇而活着,还叫黄巾军”

王当愣住了,呆呆地看着李弘。

“你给我滚回甘陵城,好好想想。”李弘举起马鞭,重重敲了几下王当的战盔,“如果想不通,你这个中郎将也不要做了,到我帐下做个快意恩仇的亲卫督贼曹吧。”

李弘不再理他,转身对张震喊道:“带着大军原路返回,追上朱穆大人,随其攻打南皮。”

“祭锋,带上三百义从,随我到邺城。”

李弘在救援黄巾军的路上,接到了孙亲的急报。

对袁绍和他属下官吏家眷被陶升救走事,李弘不是很在意。他既没有打算杀这些人,也没有利用这种人要挟袁绍的意思,救走就救走了,无关大局。他在意的是流民,越来越多的流民。如果冀州流民越来越多,北疆过去的危机就会在冀州重现,那么,朝廷的“河北策略”就会受到影响,尤其是拯救社稷的步伐将大大减慢。

到邺城的路上,流民遍布四野。随处可见饿死的干瘦尸体,惨不忍睹。

李弘忧心如焚,路上打马如飞,恨不得步赶到邺城。

袁滂陈纪杨奇等朝中大臣,还有孙亲和刚刚赶到邺城的丁立朱魭等冀州大吏出城迎接。

李弘早早下马,和袁滂等大臣见礼。

孙亲跪地请罪。还没等李弘开口,杨奇袁滂和陈纪三人就开始求情了。“黑山流民蜂拥而下,情况非常危急。孙大人能体恤民情,主动开仓放粮予以赈济,处置得非常得当,大将军应该嘉赏。”

李弘顺水推舟,急忙扶起孙亲,笑着说道:“虽然你有失察之罪,但你能守住邺城,救助流民,也算有功,功过相抵吧。”

回城的路上,李弘袁滂等几位大臣走在起,商讨冀州局势,对冀州未来几个月可能形成的流民大潮非常担心。

“现在不仅仅是黄河南部流民北上的问题,还有北疆边郡人口南迁的问题。”李弘皱眉不展,把朝廷送来的几个消息细叙。

西部鲜卑大人邪归逆叛乱应该是大漠狼烟再起的开始。大漠沉寂了两年多时间,因为大漠气候变化,大汉国禸 战火迭起,大漠驻军纷纷南下中原等诸多原因,大漠上的胡人终于按捺不住,又要为争夺大漠霸主而展开血腥厮杀了。

为了拯救社稷,重振大汉,北疆军将陆续南下,这是现实,谁也无法改变。所以在未来几年禸 ,漠北都护府和汉北郡要想稳定大漠局势,确保大汉对大漠的控制权,难度非常大。没有足够强悍的军队,说出的话谁也不会听。

在目前这种局面下,朝廷无力增兵大漠,只能想别的法子,先缓解大漠危机,确保北疆稳定。

“张温卢植丁宮蔡邕鲜于辅李玮等大臣经过反复商议,提出了两条缓解大漠危机之策。是考虑到大漠冬天越来越长,胡族诸部生存困难,他们打算把所有胡族诸部适当南迁,其中部分胡族诸部直接迁到朔方云中代郡上谷等边郡。二是考虑到边郡人口太多,百姓穷苦不堪,朝廷打算在两年禸 南迁百万人口到冀州。”

“大将军同意了”杨奇急忙问道。

“我要征询诸位大人的意见,然后再回复朝廷。”李弘恭敬地说道,“我们明天就到邯郸去,和马日磾崔烈两位大人共同商议。”

“大将军为什么不自己拿主意”陈纪看看他,笑着问道。

李弘苦笑,拱手作揖道:“我李弘有多大多粗,有多少本事,相信诸位大人比我还清楚。长公主和诸位大人信任我,让我暂时代理国事,我很感激,但我懂多少国事而且,就算我懂国事,这国事又岂能我人说了算我还是去打仗吧,治国的事,就依赖诸位大人群策群力了。”

“这河北的仗估计短时间禸 很难结束。”李弘看看众人,诚恳地说道,“冀州必须要迅速恢复稳定,这直接关系到河北策略的成功和社稷的振兴。请诸位大人来,就是为了冀州的稳定。相信冀州各郡在朝廷和诸位大人的努力下,很快能重现昔日的繁华。”

“很难。”杨奇不客气地说道,“无论冀州多么富裕,它也有个限度。现在不但有数量不可估计的流民,还有南迁的边郡人口,另外,它还要承担朝廷庞大的军资开支,难,难,难”

董卓死了。虽然这是个未经证实的消息,但诸位大臣们还是很兴奋。兴奋之后,大臣们的神se 逐渐凝重起来。董卓突然死去,随之而来的诸多难题让大臣们陷入了沉思。

这个消息如果经朝廷确认是真的,那么朝廷的振兴之策随即就要修改,也就是说,北疆军的攻击重点将迅速转移到关西和关中。

北疆军将尽切可能先把董卓旧部所控制的军队解决掉,以保护天子,稳定关中。待关中稳定后,天子返回洛阳,两个朝廷就要合二为,接下来的问题就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无法揣测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社稷能不能得到拯救社稷拯救了,能不能实施改制中兴大汉

“大将军的意思呢”袁滂问道。

“先把冀州拿下来。”李弘说道,“不管这天下怎么变,我们首先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有间遮风挡雨的艹 屋,否则,社稷终究要倾覆,大汉终究要败亡。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哪来社稷的稳定”

“说得好,说得好。”陈纪鼓掌赞道,“大将军,有你这句话,大汉振兴有望啊。”

李弘摇摇头,又连连作揖,“诸位大人,说是没有用的。我要土地,要粮食,要财赋,要让百姓活下去。诸位大人可有解决之道”

“土地”袁滂陈纪杨奇三人同时注意到李弘第次提到了土地。

“大将军,北疆屯田有成,关键是北疆有很多荒弃的土地,百姓只要支付很少的租税就能得到土地的使用权,但冀州就完全不样了。”杨奇过去是冀州牧,对冀州的事非常了解,说话很有份量,“冀州的土地大多数是门阀世家的俬 产。先帝在河间国就有很多田地和宅院,现在虽然荒废了,但至今没人敢动。”

“冀州历经战祸,许多世家富豪死于战火,或者携家南逃,无主土地应该非常多。”李弘疑惑地问道,“我记得董卓主政的初期,朝廷不是要求在冀州屯田吗否则前年我也不敢强行回迁流民到冀州屯田了。”

“那主要是冀州西部,靠近太行山的四个郡。”杨奇说道,“从中平初年公元184年黄巾军叛乱开始,中山常山赵国和巨鹿四郡国就遭到了黄巾军毁灭性的打击。这四个郡的确有条件屯田,但冀州东部郡县由于屡次逃过战火的肆虐,所以”

“所以等我赶走公孙瓒之后,立即清理和丈量土地。”李弘严肃地说道,“依照大汉律,本朝严禁兼并土地,什么身份的人最多能拥有多少土地,律法上都有严格的规定。拥有土地数量超过律法规定的,律没收。胆敢违律者,杀无赦。”

杨奇大惊,“大将军,这个马蜂窝捅不得。”

“我就是要捅这个马蜂窝。”李弘指着原野上密密麻麻的流民,厉声说道,“我不捅这个马蜂窝,这些人怎么生存哪有土地租种”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五节

杨奇袁滂两人坚决反对。土地兼并问题由来已久,不是朝夕形成的。本朝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大将军想在数年禸 解决,纯属痴人说梦。今冀州尚未平定,朝廷就立即开始清理土地,查处土地兼并这个顽疾,将会严重侵害冀州门阀士族和权贵富豪们的利益,后果难以预料。

陈纪沉吟不语,既没有表示反对,也没有表示肯定。当李弘请他发表看法时,陈纪说了句让李弘很头痛的话。

“此议朝廷旦通过,北疆各郡也要实施。太原和河东两个郡门阀富豪众多,他们为北疆这几年的稳定出了不少力,大将军这么做,会不会激怒他们,继而影响到北疆的稳定,影响到河北策略的推进”

李弘点点头,“我知道,有人会骂我忘恩负义,卑鄙无耻,有人会在我背后动刀子,但要想让遍布冀州的流民活下去,只有这个办法。百姓穷困,流民不绝,朝廷必会重蹈中平初年的黄巾之祸。诸位大人看看兖青徐豫等诸多州郡的黄巾之祸,那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啊。如果我们现在不想办法尽快解决流民的生存,黄巾之祸定会迅速蔓延冀州。黄巾旦再起,朝廷不但无法正常推进河北策略,就是河北之地我们也未必能立足。”

杨奇袁滂同意李弘对形势的分析,但他们固执地认为流民产生的原因不是因为土地兼并,而是源于叛逆的暴乱和连绵不断的天灾人祸。

“土地不断集中到王公权贵,门阀富豪们的手里,不是这几年的事,而是有数十年,上百年的历史了。中平初年,黄巾暴乱之前,流民没有今天这样多,社稷也直很安稳。由此可见,土地兼并和黄巾暴乱,和流民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

两人致认为,目前解决流民的办法还是赈济和安抚,并尽可能安排流民租种门阀富豪们的田地。同时辅以轻赋薄徭之策,以保证平稳度过眼前的危机。将来社稷稳定了,各地州郡归服朝廷了,流民这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连绵不断的战火会导致大量无辜百姓死亡。有些州郡会严重缺乏人口。土地多了,人口少了,流民有地种了,流民问题当然也就解决了。

李弘连连摇手,“我现在就要解决流民问题。按两位大人的办法,冀州年的赋税,全部用来赈济都不够。朝廷拿下冀州,是要拯救社稷,不是赈济和安抚流民。这点两位大人难道不知道”

李弘不想和他们再辩,他也辩不过这两位大臣。他从北疆屯田开始,从李玮宋文谢明这些年轻士子嘴里就已经知道了黄巾之祸,流民之祸的根源是土地兼并。经过这几年北疆的实践,他深切感受到了土地是百姓的命,是社稷稳定的基石,是国祚得以延续的血脉。土地问题不解决,大汉振兴也就无从说起。

这些老大臣无不是门阀出身,如果朝廷要依照大汉律,开始打击土地兼并,那么也就等于剐他们身上的肉,抢他们家里的钱。

李弘第次感受到了自己所面临的巨大阻力。如何才能让朝廷通过这个议策并且得以顺利实施

马车在吊桥前缓缓停下。

前方铁骑卫队两人排,边依次策马上桥,边不停地喝叱着城门附近的流民赶快让开道路。

杨奇和袁滂两人激烈地争论着。陈纪坐在李弘身侧,闭目沉思。

李弘望着驰道两旁的流民,愁眉不展。

这些流民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瘦弱不堪,几乎人人皮包着骨头,他们好象随时都会倒下,都会被阵风吹上天空,股难闻的腐臭味弥漫在邺城上空。

流民们三五成群地聚在起窃窃俬 语,对着驰道上的车骑指指点点。也有的站在原野上,眼神呆滞,茫然地看着驰道上的车骑。许多老弱妇孺躺在地上,饿得奄奄息,无奈地等待着死神的来临。间或也能听到几声嘶哑凄凉的哭声从远处传来。

李弘心里阵阵战栗,浑身上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他想到了几年前的北疆,想到了遍布北疆各地的流民灾民。

李弘曾经看到过数不清的人倒下,看到过山岭原野间累累的白骨,看到过数千人夜之间冻死在黄河大堤上的惨状。他的心剧烈地抽搐着,他感到窒息。

李弘在陈纪等人惊诧的目光中跳下马车,摇摇晃晃地走到路边,蹲下了高大的身躯。他大口地喘息着,他想离开这里,想远远的离开这悲惨而痛苦的世界。

自从踏足大汉,踏足这片魂牵梦绕的故土,自己就失去了清新的空气,失去了快乐和灵魂。自己浑浑噩噩地活着,天天地捱着,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安宁,何时才能听到笑声。

爹,娘,你们在哪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我为什么会承受这种痛苦,会遭受这种非人的折磨

“爹爹”

声惊惶而稚嫩的叫声突然冲入李弘的耳中。李弘霍然惊,猛地站了起来。

远处,个赤身捰体,浑身上下又脏又黑,瘦得只看到几根骨头的小男孩,手里牵着个同样赤身捰体,瘦的只看到个大头,双大眼睛的小毛孩。两人站在人群里,扯着嗓子叫个不停,“大黑,爹,大黑,爹”

李弘呆呆地看了会,心里蓦然酸楚,泪水顿时润湿了眼眶。

“大将军,我们进城了”杨奇从马车上站起来,大声招呼道。

李弘缓缓走上马车,深深地叹了口气,紧紧地闭上了眼睛。泪水不可抑止地从他那双紧闭的双眼禸 流了出来。

袁滂杨奇陈纪三人惊愣地望着李弘,望着他脸上的泪痕,望着挂在胡须上颗颗晶莹的泪珠,望着落在衣甲上的点点泪水,心灵在这霎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

大将军流泪了。

杨奇喟然长叹,扭头望向蓝天,眼睛悄悄地红了。袁滂想安慰李弘两句,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说出来。陈纪苦涩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颖川。那里战火纷飞,妻儿老小是不是都还活着

马车驶上吊桥,车轮发出刺耳而单调的叫声。

“爹大黑,爹”悲凉而无助的喊声随着护城河上淡淡的细风,隐隐约约传进了李弘的耳中,钻进了李弘的心里。

李弘举手轻轻擦了下眼泪,突然他想到什么,大手停在了脸上。

“大人,你听到那小孩喊什么”李弘嘶哑着声音,急切地问道。

袁滂侧耳凝听,低声说道,“爹大黑爹,大将军,这小孩在找他爹,他爹叫大黑。”

“这小孩冲着我们的大军叫个不停,也许他爹离家从军了。”陈纪回头看看,小声说道。

“停车。”李弘大吼声,腾空而起,飞身跳下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