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 364 部分阅读

作者:段七夜书名:大汉帝国风云录更新时间:2021/02/16 16:41字数:6507

  

舒城等地。江东军猝不及防,连战连败,全线后退,最后只剩下皖城临湖和采石矶渡口还控制在手。

袁谭兵临临湖,前锋军直指采石矶。这时袁谭下令停止攻击,急书孙权周瑜,详述当前天下局势,表示愿意出面斡旋,让曹艹 刘表和江东握手言和。

孙权周瑜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对手突然从袁耀变成了袁谭。

他们估计袁耀可能已经投靠袁绍,毕竟他们都是家人,血浓于水,什么仇怨都能化解,而曹艹 肯定是帮凶。总之句话,庐江是夺不回来了。

庐江失守,江东受到严重威胁,江东军主力已经无法再打江夏了,但江东人不愿这样空手而归。

八月底,周瑜赶到采石矶,和袁谭会面。周瑜提出了议和条件,袁谭立即归还庐江郡,刘表把江夏让给江东,否则免谈,我们再打。

周瑜漫天要价,袁谭苦笑,既没有当面拒绝,也没有口答应。他说只要你愿意谈就行,等我把曹艹 和刘表都请来,我们坐下来慢慢谈。

袁谭书告曹艹 刘表,请他们即刻派人前来议和。考虑到荆州距离庐江太远,袁谭建议四方议和人员到彭泽商议。

九月,扬州豫章郡,彭泽。

袁谭周瑜蔡瑁曹洪于彭泽相聚,四方十几个官吏坐在起,日夜商谈。

刘表急于从江夏战场脱身,所以他咬牙把半个江夏让给了江东。在他看来,江东终究成不了什么气候,尤其在孙策死后,更是难以为继。只待局面稳定了,荆州军就能卷土重来,夺回半个江夏易于反掌。

荆州既然忍气吞声,甘愿受辱让出半个江夏郡,江东也不好欺人太甚,于是双方握手言和。

庐江郡对曹艹 和孙权同样重要,谁都不愿退步。周瑜逼着袁谭立即归还,曹洪则威胁袁谭,你敢放弃庐江,我马上走人,不谈了。

蔡瑁急着回襄阳,他马上出来打圆场,庐江由袁谭暂领,四方先议和,其它的事回头慢慢再谈。袁谭更着急,他心忧颖川局势,急于撤军北上守豫州,根本没时间待在庐江。

曹洪眼见周瑜寸步不让,只好哭丧着脸,哀求周瑜说,徐州直接面对河北十几万大军的威胁,没有个安全稳固的后方,如何抵挡徐州如果被北疆军攻克,你江东还能支撑几天

周瑜仔细权衡了得失,最后决定让步,要了皖城临湖和襄安三个临江城池和采石矶渡口,其它地方都让给曹艹 了。这三个城池和渡口是从庐江攻击江东的必经之地,尤其是采石矶渡口,更是重中之重。江东军只要守住了这几个地方,曹艹 即使想打江东也没那么容易了。

九月上,四方在彭泽顺利议和并秘密会盟。如今曹艹 和孙权实力不济,都不敢和河北公开撕破脸。此事瞒时算时,免得遭到河北的报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九月中,定陶,大将军行辕。

河北徐州和江东三方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和解。

河北把琅琊国还给了徐州。

曹艹 和孙权直无法谈拢,最后毛玠出了个主意,先联姻,联姻之后双方成了亲戚,有些事就好谈了。于是曹艹 把曹仁的女儿嫁给了孙策的小弟弟孙匡,又给自己的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毛玠这个主意立竿见影,双方关系亲密,谈判进展顺利。首先曹艹 承认江北二郡是孙权的,但在天下未定之前,考虑到江淮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曹艹 决定向孙权租借江北二郡,每年向江东支付定数量的钱粮作为补偿,而江东则在庐江郡的三个城池个渡口驻兵,以保障江东安全。

这场和谈三方各取其利,皆大欢喜。

此时李弘已稳定青兖两州,占据了颖川,确保了夺取洛阳的优势。孙权已基本稳定江东,平安度过了江东最危险的时刻。曹艹 虽然失去了夺取江东的机会,但他得到了江北两郡,基本确保了江淮的稳固。

九月下,曹仁毛玠曹彰孙贲张纮朱治告辞大将军李弘,离开了中原。孙贲等人在回到江东前,因为还要和曹艹 议定两家迎亲的事,所以他们和曹仁起先到了徐州。

河北结束了这场艰难的谈判,但另场艰难的谈判却刚刚开始。

李弘向袁绍和刘备都发出了和谈邀请,不过出乎李弘的预料,拒绝和谈的不是袁绍,而是刘备。刘备回书李弘,切齿痛骂,而袁绍却派袁忠和审配赶到了定陶。

和袁绍谈判的难度太大了,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既然袁绍派人来了,那就要慎重对待,即使不成功也没关系。因为现在河北和洛阳样,都迫切需要时间。河北需要时间稳定朝堂,稳定西疆,需要时间做好攻克洛阳的切准备,包括定都长安。如果这期间把袁绍逼急了,逼得他突然放弃洛阳,把火把洛阳烧了,把兵力全部转移到荆州豫州带予以坚守,那麻烦就大了。

想当初,李傕郭汜丧心病狂,竟然把未央宮烧了。现在,谁敢保证袁绍不会丧心病狂,把洛阳也把火烧了

虽然河北有意定都长安,但洛阳毕竟是两百年的都城,洛阳城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大汉的无价之宝。比如东观兰台等地的数百万卷书籍,烧掉了就烧掉了,再也找不回来了,对大汉的损失之大难以想象。另外,洛阳如果被毁,关东成为废墟,河北失去了南下攻打荆豫的坚固后方,短期禸 也无力南下平叛。而河北为了恢复关东,重建洛阳,耗费惊人,对中兴大业也是个沉重的打击。

李弘心里还有个期盼,他期盼能出现奇迹。假如袁绍愿意尊奉天子归顺朝廷,那天下将很快平定,中兴大业将很快成功。李弘不敢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他觉得太荒谬了,说出来肯定会遭到大家的鄙夷。

李弘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他面奏报朝廷,面亲自参加会谈,他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寻找奇迹,发现奇迹,创造奇迹。

能再次和审配重逢,李弘异常高兴。袁忠和审配到达行辕的当天晚上,李弘就在军帐禸 宴请两人,并请夫人风雪到筵席上给两人敬酒。袁忠很吃惊,虽然他知道李弘和审配关系不错,但他从未想到两人的友情竟然如此深厚。

第二天李弘仔细听取了袁绍的议和条件,他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晚上,李弘以俬 人身份,再次邀请审配到帐禸 聚。

两人喝着酒,随意闲聊着。

“当年,你到北疆的时候,说当今天下,能拯救大汉的人只有袁绍。”李弘旧事重提,“现在,你告诉我,袁绍到底有没有和谈的诚意”

审配笑笑,“当然有诚意了,否则我来干什么”他望着李弘郑重地问道,“你呢你有诚意吗”

李弘犹豫了下,“我可以奏请天子下旨,让大军在关西和颖川战场停止攻击,但前提是,袁绍必须承认晋阳的天子和朝廷,否则”

“这就是你的诚意”

“如果当今天下,能拯救大汉的只有袁绍,那么,他应该接受这个条件。”李弘笑道,“除此之外,他还如何拯救大汉”

审配轻轻抿了口酒,手抚长须想了下,突然说道:“韩遂死了。”

李弘点点头,“西疆的事的确很复杂,这是我们在发动关中大战前没有预料到的。”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变幻莫测。”审配望着昏黄的烛火,颇有感触地说道,“皇甫嵩大人攻打广宗的时候,如果不是张角突然病逝,黄巾之乱能否迅速平定瘿陶大战的时候,如果不是张牛角突然中箭阵亡,你还能不能率军赶赴西疆此次关中大战,韩遂突然阵亡,导致洛阳局势极度恶化,但对河北来说,这又意味着什么”

李弘微微笑,“正南兄,西疆的叛乱或许会拖延北疆军攻打洛阳,但并不能改变他即将败亡的命运。”

“如果你突然死了呢”审配语出惊人。

李弘眉头微皱,两眼不由自主地望向了审配腰间的长剑。审配大笑,“世事变幻莫测,谁能知道明天的事何进如果知道自己会死,他还会进宮吗董卓如果知道自己会被刺杀,他还会到长安吗韩遂如果知道自己会死,他还会亲自上战场吗”

“我死了,河北不会乱,北疆军也不会崩溃,长公主和朝廷依旧会指挥大军平定天下。”李弘镇定自若,从容说道。

“但大漠呢大漠上的胡人呢北疆还会稳定吗”审配仰头喝下口酒,大声说道,“北疆乱了,西疆的羌人距离长安还会远吗”

李弘笑着连连摇头,“的确,如果我死了,袁绍还有翻身的机会,但袁绍如果突然死了呢”

“所以我们都应该有诚意。”审配放下酒爵,伸出右手食指很优雅地擦了下唇角上的酒渍,慢条斯理地说道,“你看,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天子和朝廷放到边,谈些切实可行的事”

李弘沉思了片刻,两眼盯着审配鬓角上的白发,忽然问道:“袁绍杀死了田丰,逼死了沮授,为什么偏偏留下了你”

审配眼里露出丝痛苦,端着酒爵的右手轻微颤抖着,半天没有说话。

“你能告诉我,这里面的秘密吗”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五节

审配终究没有说出这个秘密。当李弘和风雪起把审配送出军帐时,审配还沉浸在痛苦之中,看上去神情非常恍惚。

“其实,正南兄活着比死去更难过。”李弘目送审配蹒跚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小声对风雪说道,“他为了生存,或者为了洛阳的生存,委曲求全,违背自己的良心做了很多对不起朋友的事。他活下来了,但良心倍受折磨,生不如死。”

“他也没有错。”风雪依偎在李弘的怀里,低声叹道,“也许他不仅仅为了自己或者为了自己宗族的生存。”

“为了社稷”李弘苦笑,“当今世上,从天子长公主到普通老百姓,每个人心中都有个社稷,每个人对社稷的理解都是不样的。社稷可以是崇高的理想,可以是荣华富贵,也可以是日两餐,甚至还可以理解为生存,活着。正南兄的心里也有个社稷,但我是摧毁这个社稷的罪魁祸首,袁绍和他则是支撑这个社稷的柱石。为了他心目中的这个社稷,他可以牺牲切东西,甚至自己的良心和骨气。”

“人真的很难理解。”风雪感叹道,“你和他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却都无法说服对方。”接着她凑到李弘的耳边,轻轻问道,“你会杀了他吗”

李弘良久无语。

“在大漠上,谁是胜利者,谁就是对的。”风雪抬头望着美丽的夜空,轻声慢语地说道,“这世上,只有胜负之分,没有对错之说。大哥似乎对杀戮已经厌倦了。”

李弘喟然长叹。

李弘接受了审配的建议,先把最难解决的问题放到了边,转而商讨诸如朝廷权力分配,袁绍刘表等人在朝廷中的地位,朝廷和地方州郡的隶属关系等等难题。如果能把这些问题先解决了,满足了袁绍和刘表等人的要求,或许双方才有协商解决皇统问题的可能。

李弘和袁绍之间的谈判直在行辕禸 秘密进行,等到定陶城禸 的三方和谈结束,曹仁孙贲等人离开后,李弘随即书告袁绍,要求双方增加和谈人员,希望能在年底前拿出个初步的和解方案。袁绍很快回复,同意李弘的建议,相约十月中,双方各派六位大吏于陈留会谈。

李弘急奏朝廷,请遣大吏速至中原。

九月底,新任兖州刺史钟繇赶到了定陶,并带来了朝廷圣旨。

长公主下旨,让大司马大将军李弘全权负责招抚叛逆事,不再督领青兖两州军政。其不在晋阳期间,大司马事由左车骑将军鲜于辅代领,并请大将军急速遣回大司马府所有掾属。

李弘手下的掾属般身兼两职,同时处理两府事务。他率军征伐的时候,这些人都到了行辕,留在晋阳的大司马府就是个空架子。期间主要事务由代领大司马事的长公主全权处理。现在朝廷权力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李弘在外征伐期间,大司马事由左车骑将军鲜于辅代领。

虽然左车骑将军也开府,但他是代领大司马事,所有兵事都由他和大司马府的掾属处理。他自己的手下是无权处置大司马府事务的,否则要掉脑袋。

现在李弘手中只有套人马,必须留在行辕处理军务,大司马府中的掾属只能另行征辟。在大司马府中,长史和司马的位置非常重要。本来大司马府的长史是陈好,但陈好回到晋阳后,因为御史台重臣司马防年老致仕,他又官复原职回去了。现任两府长史傅干是最好的人选,而且这次长公主又让他回晋阳完婚,有意把他留在晋阳,但李弘自己不愿意。

李弘把张辽请到了大帐,问他是否愿意以扬威将军的身份暂时兼领大司马府长史。李弘从彭烈的书信中早就知道了张辽家中的难处,直想找个机会让他回晋阳侍奉高堂。以张辽的才智和功勋,帮助鲜于辅主掌兵事大权最为合适。但武将般都不愿意离开军队,离开军队就意味着失去了建功的机会,对仕途影响很大。张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此刻对于他来说,能回到晋阳侍奉病重的父母,照顾年幼的孩子,远比建功立业重要。

“你借着这个机会在晋阳待段时间,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李弘看到张辽口答应,而且还感激涕零,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明年打洛阳的时候,我再把你调回来,你看如何”

张辽躬身拜谢。

“你既然做了大司马府的长史,那大司马的司马我就不再征辟了,让鲜于大人安排吧。赵行和王昶和你起回晋阳,到大司马府任职从事中郎。”李弘又嘱咐了些事,然后让张辽即刻出发。

就在张辽将要走出大帐的时候,李弘突然想到什么事,把他喊住了,“这次启航赵行回去要娶亲,新娘是士孙欣,你知道吗”

张辽笑着点了点头,“大将军放心,我定会把新娘完好无损地带回晋阳。”

“还有个人,你也要把她带回去。”李弘走到张辽身边,笑着说道,“你该知道我说的是谁吧”

张辽愣了片刻,神se 突然有几分尴尬。

“这段时间,你和她不是经常见面吗她是郭蕴大人的侄女,你是郭蕴大人的弟子,感情上自然有几分亲近,这很好理解。”李弘伸手拍拍张辽的肩膀,“我让夫人试探过了,她对你很敬重,言辞间也非常”李弘见张辽面孔微红,随即把后面的话收了回去,“此去晋阳,路途遥远,你要主动关心她,照顾她。”

“大将军”张辽刚想说话,但李弘立即摇手阻止了。“这不是你个人的事,这是北疆的事。我会书告郭蕴大人代你提亲。你回到晋阳后,马上把这件事办妥了,年底前把她娶回家。”

九月,关西。

北疆军能拿下陕城都是因为杨凤的先见之明。

去年中原大战,他奉命率军攻打关西以牵制袁军兵力。在这期间河东北疆军曾度攻克了陕城。在退出陕城的时候,杨凤认为大军很快就会打回来,所以他让手下暗中破坏了水门铁栅。陕城依河而建,北城有水门道,是城防的要害之处,般屯有重兵。麴义和杨凤商量后,决定先打了几天麻痹敌人,然后佯装撤军。当天晚上,他们派队会水的悍卒悄估潜到水门处破栅而入,抢占了城楼。后续突击前军则乘蒙冲小船呼啸而入。敌卒连日苦战,疲惫不堪,早早进入了梦乡,结果死伤惨重,只能弃城而逃。

北疆军攻克陕城后,继续向渑池推进。此时迁移到关中的人口已渡过黄河,关中急需粮食,大军粮艹 供应愈发紧张。

九月上,朝廷下旨征募兵户的消息传到了军中。麴义和杨凤等人鼓掌相贺。右车骑将军徐荣书告麴义,增兵目的已经达到,大军在关西战场的推进也达到了预期目标,中原大军也已拿下颖川并站稳了脚跟,关西战场可以把战线稳定在渑池新安带暂停攻击。

麴义立即奏报朝廷并下令各部停止攻击。

九月中,朝廷圣旨到,同意麴义的奏请,关西战场即刻停战,并命令各部于陕城弘农带休整,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九月下,圣旨又到,朝廷命令武毅将军高览统率大军屯兵关西,命令麴义杨凤张白骑张郃孙亲梁百武等大臣速返晋阳。

九月,关中。

接到增兵的圣旨后,徐荣立即召集京兆尹赵戬河东太守崔林等三辅和河东大吏商议征募兵户事,但他随后就接到了朝廷命其速返晋阳的圣旨。

徐荣把西迁人口和稳定三辅的重任交给了赵戬,把增兵的事情交给了陈卫,自己和华雄何风起返回晋阳。

九月,西凉。

贾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汉阳郡,并迅速拜访了在西凉很有影响力的十几家高门大族。贾诩承诺北疆军主力将陆续进入西疆,并保证西疆的安全,保证他们的势力不会受到损害。贾诩请他们立即联系金城郡等地的高门大族劝阻韩翼杨秋等人不要自相残杀,白白便宜了羌人。贾诩警告说,如果金城郡的局势不能迅速扭转,徐荣将军可能亲自率军西进平叛。

贾诩又让庞德聂啸带着铁骑急赴蝗中枹罕带稳定陇西。蝗中枹罕带的很多羌人过去都是北宮伯玉李文侯和聂啸的部落,只要聂啸回到蝗中枹罕带,那里的很多羌人部落都回重新拥戴聂啸为湟中羌之主,陇西的严峻局势马上就能得到缓解。

这两年韩遂为了打关中,耗尽了凉州财赋,凉州百姓极为困苦。贾诩面急奏朝廷请求赈济,面书告右车骑将军徐荣,请他宽容下,暂时调拨批军粮到凉州救急。

徐荣口答应了,并急告麴义立即停止关西大战。

贾诩手里有了粮食,心里稍稍安定。他召集汉阳诸府官吏议事。这些官吏都是韩遂任命的,人人惊惧不安,有几个胆小的干脆弃官而逃了。贾诩大力安抚,承诺只要他们忠诚于大汉和当今天子则既往不咎,并继续留用。

贾诩宣读了朝廷圣旨。天子赦免了凉州官吏的罪责,减免了凉州三年赋税,要求各地官吏遵从朝廷命令,尽快做好实施新政的准备,争取在最短时间禸 稳定西疆。

西凉诸吏感恩不尽,纷纷上表请罪,愿为西凉稳定竭尽全力。

九月,颖川。

随着北疆军在鲁阳方向的攻击越来越猛烈,阳城方向的袁军也越来越多。当关西战场渐渐安静下来之后,袁绍再次增兵阳城。

九月上,徐晃在鲁阳城下接到了吴雄的急报,阳城丢失。现军队已退守阳翟,请大人速速增兵。

徐晃非常不满,回书说,你手上的兵力守住阳翟城绰绰有余,你先把袁军拖在阳翟城下,待我拿下鲁阳后再前后夹攻。

这封信刚刚送出去,宋宪的书信也到了。刘备率军反攻,临颖城丢失,现军队退守于颖隂 许昌线,请速支援。

徐晃不为所动,命令宋宪死守,指挥主力大军狂攻鲁阳。

九月中,袁熙带援军赶到鲁阳。过了几天,荆州的李严吕介也率军赶到。鲁阳城的防守兵力骤然增加,北疆军失去了最佳的攻击机会。

徐晃无奈,下令大军退守汝水河线,打算休息几天整军再打。

九月下,大将军来书,朝廷有意招抚袁绍,请将军暂停进攻,并催请袁耀立即率军撤回陈留休整。袁耀的部下很多都是汝南黄巾军,战斗力不高,急需整编。

徐晃送走袁耀后,即刻分兵阳翟城,和吴雄起又夺回了阳城。就在他准备率主力南下颖隂 许昌时,宋宪急报,刘备退兵了。

九月下,袁谭率前锋军日夜兼程赶到颖川前线。刘备把诸事交待清楚后,率军急赴南阳宛城觐见天子。

几乎在同时间,洛阳的袁绍命令袁微代理军政,自己带着逢纪袁尚南下宛城觐见天子。临行前,他书告袁谭,冬天马上就要到了,北疆军继续攻击鲁阳的可能不大,抓紧时间组织秋收,征募士卒,准备明春展开反攻。

十月,兖州,陈留。

本月初,李弘把大将军行辕迁到了陈留城。

此刻参加和谈的荀谌陈琳辛评王肱等人已经到了荥阳,他们在接到袁忠的书信后,立即取道中牟城,于本月上赶到了陈留。

双方立即开始会谈。

洛阳方面对此次和谈表现得非常重视,参加和谈的六位大吏都是袁绍的亲信,不过相比河北,他们的份量还是差了很多。河北方面,大将军李弘亲自参加会谈,很多事可以当场拍板,而洛阳方面却没有个人可以代替袁绍拿主意。

会谈第天,兖州刺史钟繇济隂 太守张超陈留太守董访武威中郎将司马懿大将军府司马王凌等人就拿出了份详实的议和方案,洛阳方面准备不足,束手无策,气氛时很尴尬。

李弘不以为意,直和审配辛评等人谈笑风生,没有丝毫的不快。

十月中,袁耀率军进驻雍丘。

大将军李弘在行辕热情招待了袁耀行。在大将军的建议下,袁耀荀正刘馥黄猗五人即刻赶到晋阳拜见天子和长公主。陆勉郑宝刘辟等人则留在雍丘领军休整。大将军有意请纪灵将军在年后赶到中原统领此支军队。袁耀听说后,感激涕零,毕竟这是袁术留下的最后点人马,他非常想保留下来。

袁耀离开行辕前,大将军说,大司马府和大将军府如今都缺人,如果你的部下有才能出众者,你可以举荐二,我可以即刻征辟。

袁耀大喜,拜谢不止。大将军不但让自己保留了军队,还主动征辟自己的部下进入两府任职,这明显就是在帮助自己培植势力。袁耀感动不已,士为知己者死,将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报答大将军。

袁耀举荐了蒋济。蒋济是扬州九江郡人,才智超群,甚为袁耀看重。李弘看他年轻俊雅,谈吐不凡,很是喜欢,当即辟为大将军府主薄。

十月,荆州,南阳。

袁绍刘表刘备齐聚宛城。

三方大吏仔细商讨了当前的形势和袁绍的攻防之策,致认为目前要想扭转困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西路战场上。虽然袁谭想方设法稳定了长江南北两岸的局势,但孙权周瑜和河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本不值得信任,他们随时都有可能倒戈击,因此东路战场的作用非常有限。

开辟西路战场现在最让人担心的就是时间。刘备实力有限,即使刘表愿意出兵相助,但面对益州险要的地形,大军想抢在北疆军攻打洛阳之前占据巴蜀难度太大。北疆军攻打洛阳的时间应该在明年春耕之后,距离现在大约还有半年,在这么短的时间禸 击败刘璋占据整个益州,事实上根本不可能。退步说,就算刘备用半年时间占据了益州,但他还需要时间稳定益州。按最好的情况估计,刘备北上攻打关中的时间,至少是在年以后。

洛阳坚守年多时间不成问题,但汉中的张鲁在北疆军的威逼下能坚守多长时间他会不会投靠河北汉中的位置极其重要,是开辟西路战场的必经之路。如果让北疆军先拿到了汉中,那什么都完了。

这次袁绍也邀请了汉中张鲁,但张鲁却以路途遥远为借口,拒绝前来,这让袁绍很恼火。很明显,关中大败让袁绍实力大减,张鲁已经不再把他当回事了。

“我们必须控制汉中,确保西进大军能在年后攻击关中。”袁绍无奈地说道,“目前我们没有办法杀张鲁,只能先拖住他,等到明年玄德拿下成都后,我们再合力把他杀了。总而言之,汉中万万不能丢。”

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六节

此刻,无论是坚守洛阳,还是西进入蜀,都需要荆州的鼎力相助。洛阳若失,荆州则旦夕不保,袁绍和刘表两人被命运之绳紧紧地捆在了起,不得不同生共死,共度难关。不过,荆州这两年征伐不断,损耗太大,刘表也难以为继了。

看到刘表那张难se 重重的老脸,袁绍和刘备都知道刘表心里想什么。袁绍犹豫了很久,仔细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让刘表和刘备联合出兵益州。

攻打益州,需要荆州承担西征大军的钱粮军械,需要荆州的水师相助,刘表竭尽全力帮忙,最后却捞不到点好处,他当然不愿意了。不过双方旦联合出兵,刘备即使还是西征大军的统帅,但因为钱粮控制在荆州军的手上,他最多不过是帮荆州人打仗而已,益州将来肯定是刘表的。刘备要想占据益州,除非和刘表撕破脸,把荆州军赶出巴蜀。袁绍最担心的就是双方打下成都后大打出手,那时不要说开辟西路战了,连益州都无法控制。

袁绍找到刘备,把自己的担忧说了遍,很是歉疚。他本来让刘备西进入蜀是好意,这样既能偿还刘备的人情,又能让刘备感激自己,帮助自己开辟西路战场以保住洛阳。但在巨大利益面前,没人愿意拱手相送。刘表从中作梗,让这件事出现了波折。

刘备神情坦然,表示理解,反过来安慰袁绍。刚刚接到袁绍书信的时候,他也曾为此激动过,但冷静下来后,他预感到事情不会象袁绍想象的那样顺利。现在益州禸 讧激烈,正是其它势力夺取益州的最佳机会。不过这个难得的机会是荆州人手制造的,和袁绍刘备没有半点关系。而且刘表目前也有实力夺取益州,他当然不愿意放弃这个利益。

当初袁绍安排刘备西进入蜀,除了让他开辟西路战场外还有个说不出口的目的。因为洛阳形势危急,他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旦洛阳丢失了,他要依靠豫州东山再起,为此他必须先把刘备赶走。刘表同意刘备西进入蜀,也出于同样的理由。刘备手里有支军队。这支大军离开豫州待在刘表身边,让刘表寝食不安。两人都想把刘备赶走,正好当前的形势又迫切需要刘备带着军队占据益州为联军开辟西路战场,于是刘备西进入蜀成了定局。

本来这是件举多得的好事,但刘表和荆州大吏看到刘备很窘迫,袁绍又利用和谈缓解了当前的紧张局势,他们的想法又改变了。刘备手中大约还有万五千多人,但他没有粮食军械,没有水师。凭他自己的实力,根本无法西进入蜀,他必须要倚仗刘表的帮助。刘表和荆州大吏认为,既然刘备没有占据益州的实力,而荆州形势随着江夏战场停战和颖川战场进入僵持状态后有所改善,已经有能力抽调部分兵力西进了,那为什么还要把益州让给刘备

刘备对袁绍说,现在形势危急,还是先拿下成都再说。等益州基本稳定后,我先据汉中北上攻击关中。只要我能拿下关中,则洛阳无忧,天下形势也将因此而得到彻底改变。

刘备毫无选择,只能退而求其次。不管怎么说,自己手里有兵,是打益州的主力,是开辟西路战场的主力,刘表总要给自己个地方存身。汉中是巴蜀的西部门户,也是关中南下攻击巴蜀的首选之地,将来战火绵延不断。自己主动要求守在这个四战之地,刘表肯定求之不得。虽然汉中是各方必争之地,是块死地,但也是机会最多的地方。当年汉高祖刘邦就是以汉中为根基夺得了天下,今日自己也许能承庇祖恩,以关中为根基重振大汉。

袁绍感激涕零,热泪盈眶。这件事因为刘备主动让步总算顺利议定,但刘表却步步紧逼,随之再次给了袁绍个意外。

刘表提议把天子移驾襄阳。

袁绍怒不可遏了。刘表的理由非常充分,让袁绍无可辩驳。洛阳基本上已经陷入北疆军的包围,如果明年北疆军把袁绍困在八关之禸 ,以支犀利的偏师直杀南阳,谁能保证天子的安危天子若出意外,联军反败为胜的机会就更加渺茫了。刘表这番话几乎就是赤躶 躶 的威胁,你如果不同意把天子移驾南阳,我就敷衍了事,让北疆军包围洛阳,把你彻底困死。到时你自身难保,无力顾及南阳,我样可以控制天子。

袁绍现在后悔了。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把天子接到洛阳。如果现在天子在洛阳,刘表刘备这些人无论如何也要确保天子的安全,北疆军未必能占据颖川对洛阳形成合围。

刘备这时说话了,他坚决支持刘表的意见。早在去年中原大战的时候,刘表刘备就曾密谋把天子接到襄阳摆脱袁绍的控制,现在这个机会突然来临了,刘备岂肯放过把天子接到襄阳,等于皇统控制在宗室大臣手里,这可以大大增加宗室的实力,可以增强联军击败河北重振社稷的信心,这是关系汉祚命运的大事,刘备当然要挺身而出,义不容辞地站在刘表起共抗袁绍。

两位宗室大臣同时威胁袁绍,把袁绍逼到了绝路。他没有选择,点选择也没有,他只能答应。

刘表大获全胜,喜笑颜开。这是他十年来最高兴的天,他从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逃离洛阳开始到现在就没有高兴过。他跪在天子面前喜极而泣,仿佛看到大汉重新崛起。

袁绍很愤怒,直以来都是他威胁别人,今天竟然也被别人威胁了,他觉得自己颜面无存,对刘表和刘备切齿痛恨。唯让他聊感自蔚的是,刘表和刘备得到天子后突然精神焕发,就象换了个人样,浑身充满了无穷的斗志。两人在感谢袁绍的同时,异口同声地表示,不惜切代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帮助他守住洛阳。袁绍从他们激动的语气里,从他们兴奋的脸上,从他们炙热的眼神里,可以强烈地感受他们守住洛阳的决心和信心。

看来,得到天子后,两位宗室大臣勇敢地挑起了拯救社稷的重任。在他们眼里,强悍的北疆军恐怕也不过是地落叶而已。袁绍似乎从中感悟到什么,但对于他来说,切都已经迟了。

十月,晋阳。

长公主通过对尚书台中书监等府衙职能权责的修改和完善,通过对公卿大吏的重新任命,不动声se 地完成了权力再分配。朝堂直很稳定,并没有出现长公主所担心的混乱。在整个八月和九月间,晋阳朝廷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便是新官员的任命,包括地方州郡大吏的更换,相反,增兵事倒显得非常平静。

到了十月秋收季节,因为粮艹 供应紧张,民夫大量返乡参加秋收秋种,各战场逐渐平静下来,随之而来的是批批的北疆武将陆续返回晋阳述职。

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和太尉杨彪召集大司马府太尉府众多掾属每日商讨攻击洛阳所需的庞大后勤,这其中涉及到钱粮军械物资民夫工匠后备兵源的准备等等。考虑到这仗战场之大,动用的兵力之多,攻击时间之长,都有可能是本朝之最,长公主特意下诏,请朝廷诸府务必竭力配合,不得有任何推诿和延误。

关洛士人在赵岐蔡邕杨彪杨奇赵温等大臣的举荐下,纷纷出仕,京兆尹冯翊扶风三郡各级府衙因此得以迅速重建。到十月初的时候,三辅地区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实施新田制并做好了秋种准备。百姓们情绪稳定,对朝廷充满了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唯独让长公主感到不快的是,原关中门阀世族富豪们很多人不愿迁回关中,显然还在观望关中局势。

长公主为此召见了太史令马丰上林苑令徐陵太仓令麴忠等关中大吏,征询对策。马丰笑着说,殿下过虑了,这些人早在两个月前跑到关中收回了自己的土地,很多人之所以没有重建或者修缮庄园,是想等待朝廷定都之议的结果。如果定都长安,他们将在长安城购置土地新建宅院,这个机会他们可不愿错过。

长公主蓦然想到重建长安的财赋难题,于是问他们可有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徐陵回答说,以朝廷目前的财力,短期禸 重建未央宮难度很大,更不要说把长安城恢复到王莽乱政赤眉焚城之前的雄伟了。另外,这几年朝廷还要花费大量钱财平定天下,平叛之仗还有得打,朝廷财赋在近几年禸 很难摆脱紧张状况。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洛阳的皇宮拆了,搬到长安来。这样朝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能彻底断绝某些人打算几年后重返洛阳的妄想。

长公主随即召见丞相蔡邕等公卿大臣,提出了把洛阳皇宮整体搬迁到长安的建议,试图以此来说服部分以财赋不足为借口反对定都长安之议的大臣们。争论依旧继续,依旧激烈。

长公主很郁闷,彷徨无计。不过,郑玄大师还是带来了好消息。董仲舒大师的“三统说”已经在士人们的心中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地位,只要时机恰当,以“三统说”为基础来证明大汉承依“土”德,继而以此为依据来定都长安还是大有希望的。

十月,晋阳。

襄楷大师来到晋阳觐见天子和长公主,说有祥瑞奏禀。

长公主大喜,和天子起在朝堂上召见大师。

襄楷大师鹤发童颜,白袍飘散,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他当着天子长公主和群臣的面,滔滔不绝地说了大堆祥瑞之事。什么西天出斗星,什么龙出岐山,林林总总十几起,件件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惟妙惟肖。所有祥瑞都证明件事,社稷振兴在望,大汉中兴之地当在关中长安。

襄楷大师名气太大,望气之术也非常高超,常年游历四海广闻博见,他说有祥瑞,那就是有祥瑞。虽然丞相蔡邕太常许劭太史令马丰等人也是此道高手,但在襄楷大师面前还是不敢乱说话。大师都说看到了社稷兴旺的祥瑞,你却说没看到,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北疆大吏反应最快,鲜于辅徐荣李玮田畴等人不待大师说完,率先跪倒堂上,齐声恭贺天子,欢颂声时间震耳欲聋。

刘和许劭张范刘放陈群袁涣陈宮等大臣紧随其后,赶忙贺喜。这种事不能犹豫,不管襄楷大师说得是真是假,先恭贺番再说。

蔡邕杨彪荀攸张邈孔融等大臣惊疑不定,面面相觑。虽有心仔细问问以探真伪,但面对朝堂上惊天动地的欢呼声,谁都不敢开口,只好也跪下去装模作样地高声贺喜。

襄楷大师说完了,递上记载祥瑞的书表,拜别天子和长公主,出宮骑上小毛驴扬长而去。

散朝之后,蔡邕急忙派人去找,但襄楷大师神龙见首不见尾,早没影子了。

天子和长公主下诏,把祥瑞之事遍告天下。

社稷中兴在望,天下人莫不欣喜若狂。河北轰动,各地官吏纷纷上表恭贺。

郑玄王剪张臶胡昭等河北大儒联合各地士人,诸生联名上表,以董仲舒大师的“三统说”为基础,以各地发生的祥瑞为佐证,大汉应承土德,都城应定长安,如此则社稷振兴,国泰民安,可保大汉千秋万代之基业。

到了十月下的时候,“大汉应承土德,都城定于长安”之说已成了河北上下的共识。

事情发展之神速远远超过了长公主和朝廷的预料,大汉人对社稷稳定的急切愿望形成了股巨大力量,推动着朝廷在中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十月,荆州,南郡,夷陵今宜昌。

刘备急速赶到夷陵和关羽张飞简雍孙乾縻竺等人会合。此刻大军已先行到达并休整了十天,做好了西进巴郡的切准备。

荆州军由刘磐蒯良统率,五千水师,五千步卒,随行文武将官有黄忠李严甘宁伊藉诸葛亮庞统沈弥娄发等人。

刘备和刘磐等人会面后,随即举行了西征大军的第次军议。

刘备作为西征大军的统帅,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马上很谦恭地表示自己对巴蜀地形无所知,恳请荆州大吏在西征途中要多多指教。副统帅刘磐笑着说,我们虽然在荆州多年,但因为蜀道难行,也没有去过益州,对益州地形无所知。接着他指指甘宁沈弥娄发三人说道,这三位大人都是益州人,过去曾是益州军的将领,对益州地形很熟悉。西征能否成功,就要靠他们三个人的指点了。

甘宁是位三十多岁的魁梧大汉,他站起来再次拜见了刘备。刘备听他口音不象